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09 18:1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8页的例1、“练一练”,第100页的练习十五第1~3题。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根据数对找出相应位置的物体。
2.经历用数对表示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抽象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符号意识。
3.感受数对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捷性和概括性,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理解数对表示的物体的对应位置。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引入
1.今天,动物王国选举出了一名最聪明、能干的动物颁发“机智勋章”,现在小动物们面向大家站好队列,等待颁奖。(出示课件)
2.引导:这个聪明机智的小动物是谁呢?告诉你们吧,它就是喜羊羊。你们知道喜羊羊站在哪里吗?
3.请同桌说一说。(预设:有的学生会回答:喜羊羊站在第3行第4个;有学生回答喜羊羊站在第4队第3个。)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提问:你是怎样观察的
请学生指着屏幕说一说自己观察的角度。
4.引导: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解决问题时用的方法要尽量简捷明了。那么要怎样才能准确简明地表示出每一个小动物所站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流程二:交流共享,探究概念
1.观察理解列、行概念。
(1)假如你是检阅队伍的动物国王,站在讲台上,你来数数一共有几竖排。
说明:竖排叫作列。(板书:竖排叫作列)
有6竖排也就是有几列呢?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大部分学生是从左边开始数的(有说不清楚的可以请学生上来数)。
板书:(也就是)从左往右数
师:从左往右数,这是第(生:1)列,这些位置也可以这样简便地表示(点击出示),再往右是第2列、第3列……(学生先说,老师再点击出示)
(2)师:竖排叫作列,那你知道这样的横排叫什么吗?(板书:横排叫作行)
师:这里一共有几行?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学生回答:①从前往后数的;②从下往上数。
师:站在小动物们前面观察,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让我们来数一数(相应方框闪,出示文字第1行),学生数一数第2行、第3行……
(3)引导:现在你能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喜羊羊的位置吗?
学生交流得出:喜羊羊站在在第4列第3行。
(4)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小动物,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2.探究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出示点子图,说明:为了看得清楚一点,我们用圆点表示这些小动物,你能指出表示喜羊羊位置的圆点在哪里吗?
请学生指一指,课件出示。
(2)引导:现在请大家开动脑筋,像喜羊羊这个第4列第3行的位置,你还能想到用怎样的符号更简洁地表示出来?请大家自学书上第98页的例题,尝试写一写。
(3)全班交流讨论。
提问:喜羊羊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那么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4)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②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③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3.归纳:我们把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叫作“数对表示法”。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在4和3之间停顿一下。
请学生尝试读一读。
4.小结:像(4,3)这样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板书课题)
▍流程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练一练。
(1)引导:大家顺利找到了智多星喜羊羊的位置,看来同学们都是小小智多星。下面小动物们想来考考大家。
出示课件:排在第2列第4行的是( ),在右图中找出来涂上颜色,用数对表示是( , )。
请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第2列第4行的是小乌龟的?数对(2,4)中,2和4分别表示什么?
(2)(6,5)表示的是第 列第 行的位置,是( )。
学生根据题目直接口答。
(3)同桌合作。一位同学先找到一个动物,请同桌说出表示动物位置的数对;然后另一位同学说出一个数对,请同桌找出相应位置的动物。
请一对同桌在全班展示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1)引导:假定你站在老师的位置上,按照上面图中表示列和行的顺序,我们教室里座位的“列”和“行”要怎样数?
(2)请学生独自观察,和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画一画自己所在的位置,写出数对。
(4)交流:你的座位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5)你能用数对表示谁的位置。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1)谈话: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这是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的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吗?
(2)比较同一列上瓷砖位置的数对,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同一行上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
(3)说明:在表示位置的数对里,如果表示列的数相同,这样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果表示行的数相同,这样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请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
(2)交流
(3)提问:你观察一下,红花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
5.游戏。
(1)引导:同学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用掌握的规律来玩一个游戏。
(2)班级同学在教室里位置是(3,x)的,可能表示的谁?请站起来。
提问:为什么站出来这么多学生?
(3)班级同学在教室里位置是(y,2)的,可能表示的谁?请站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题目:小华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3,3),这个班共有( )人。
请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思考方法。
(3)提问:当我们对于位置的排列规律在脑中呈现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采用画图等方法更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
▍流程四:全课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数对?它是怎样表示位置的?
2.今天你还有什么收获?
八 确定位置
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在引入环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喜羊羊位置的不同表示方法对比中,唤醒学生生活中储存的相关知识经验,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设计思想 数对用来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它的表示方式在数学上是约定俗成的,基于数对的这种属性,在创设问题情境后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认识场景图中的列和行,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为后面教学做了埋伏和铺垫。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在了解需要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之后,请学生自主思考,自学课本,在交流讨论中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符号意识。
设计思想 通过层层深入的练习,学生在探究一些规律性呈现数对的图案位置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数对表示的方法与含义,并逐步发展自己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