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初识酸和碱同步练习题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初识酸和碱同步练习题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09 18: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初识酸和碱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将空气中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D.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溶液先由无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生成
2.运输浓硫酸的罐车应贴的安全警示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岀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发岀尖锐的爆鸣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氧化镁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关于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
B.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C.两者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称量氢氧化钠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B.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C.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7.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B.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c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9.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浓硫酸敞放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1.硝酸钾和熟石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格。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30 50 60 80 90
溶解度/ KNO3 13.3 31.6 45.8 85.5 110 169 200
Ca(OH)2 0.185 0.165 0.153 0.138 0.116 0.094 0.085
A.两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较大
B.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C.90℃时将150g硝酸钾加到100g中,充分搅拌后降温至30℃,析出100g固体
D.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室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简答题
1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______。
1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左图为氮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⑴ 写出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找出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⑵ 在纯净物中,根据____________,可以把他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⑶ 写出由B、C点对应的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产生了兴趣,小明同学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小军说可能含有氯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你认为哪位同学不正确?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结论,并通过实验证明之.
三、推断题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在常温下A和F均为气体,B常用于制肥皂,C可用于精炼石油,D、E均为黑色粉末。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B_________
(2)请写出C与D生成蓝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F与D生成A时,二者发生反应的装置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16.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是胃液的主要成分, E是红棕色固体,F与D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浅绿色,C在工业上常用来生产肥皂。(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B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E与足量的D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7.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查阅“关于如何治疗人体胃酸过多”的资料后,决定利用实验室相关仪器(高温消毒)自制小苏打水(NaHCO3水溶液),用来缓解胃酸过多的症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量8.4g食品级小苏打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称粉末配成100g溶液;
第三步:从第二步所得溶液中取出10g,再加蒸馏水配制成100g溶液即得到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g;
(3)同学们总结了可用于减少胃酸的物质有许多,下列物质可以选用的有________;
A 氢氧化钙 B 氢氧化镁 C 碳酸钙 D 氢氧化铝 E 氢氧化钠
(4)写出所选其中一种物质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8.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
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请问:
(1)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型管左端液面 _____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排除 _____ 对实验的干扰.
19.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从A→E中选择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如果把6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则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2)下图是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会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用字母序号排序)。
氧气收集完毕取出集气瓶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物制取氨气,现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装置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_(填字母序号)→E,请说明氨气的物理性质______(写一点)。
五、计算题
20.(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需要水______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2)用配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
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 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______。
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④若8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恰好中和50g硫酸溶液,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21.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丁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a 10 1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a的值为___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2.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牙膏摩擦剂一般由①CaHPO4②CaCO3③Al(OH)3④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牙膏中的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坚硬④柔软⑤颗粒较大⑥颗粒较小
(2)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适量的该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则证明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
(3)取20g该牙膏样品充分溶解、静置、过滤,用10%的稀盐酸测定得到的固体成分。测定过程中,剩余固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分别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B
6.A
7.C
8.A
9.B
10.D
11.D
12. CO2+H2O═H2CO3 固体中构成氯化钠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而溶液中离子能自由移动
13. N2O NaNO3 组成元素的种类 HNO3+NH3 H2O=NH4NO3+H2O
14.小军;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不能共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合理即可);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合理即可).
15. NaOH H2SO4 C CO 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16.(1) Na2CO3 HCl Fe2O3 Fe
(2)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3)2NaOH+CO2=Na2CO3+H2O
17. 托盘天平 0.84 BCD Mg(OH)2+2HCl=MgCl2+2H2O
18. 升高 水
19. BC 180 bac 在水面以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最后正放在实验台上 G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0. 190, 量筒 B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Na2SO4、NaOH 9.8%
21.(1)12
(2)50%
(3)解:设该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9.6%
答:该实验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22. ②③⑥ 部分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剩余的固体是二氧化硅,其质量为4.6g。
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
答: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4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