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盐、化肥巩固
一、单选题
1.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NH4HCO3 C.NH4H2PO4 D.K2SO4
2.下列物质的的俗称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NaCl ——盐 B.NaHCO3——苏打
C.NaOH——纯碱、烧碱 D.Ca(OH)2——消石灰、熟石灰
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4.在pH=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Cu2+ K+ NO
B.Ag+ Na+ Cl-
C.Na+ Ba2+ OH-
D.K+ Ba 2+ SO
5.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化合物之间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过滤后的河水为纯净水
6.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NO3)2溶液混有NaCl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洗涤滤渣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硝酸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8.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9.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A B.B
C.C D.D
10.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二、简答题
11.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开展“使用农药、化肥‘利’与‘弊’”的辩论,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各说出一个观点。
(1)“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 ; 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 N2O2).部分变质,取少量该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可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 如何检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13.解释下述现象。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2)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如图),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根据发酵粉(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等)可与面粉、水混合直接制作发面食品的事实,说明碳酸氢钠在其中的作用。
三、推断题
14.元旦晚会上,物质王国中常见的六种物质甲、乙、丙、丁、戊、己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已知丁物质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己物质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
②_______。
(3)不慎将己物质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填名称)溶液。
(4)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中共涉及_______种基本反应类型。
15.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验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C
B CO2
C Fe2O3
D CaCO3
四、实验题
16.某初级中学学生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用____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检验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17.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B实验现象“塑料瓶变瘪”无法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反应了,其理由是______。
(3)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原料为____(填物质名称)。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其优点是__。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写出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某同学用D、E、F装置组合收集H2S。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____(填“甲”或“乙”,请从图2中选择);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五、计算题
19.某样品硝酸钾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钾.为了测定其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10g该样品加入58.87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34g硝酸银溶液;过滤、烘干称得沉淀为2.87g.根据实验计算:
(1)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0.取硫酸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15 g,加入120 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11.7 g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1)该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将NaCl和BaCl2的固体样品40g溶于103.3g水中,加入80g的Na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和23.3g沉淀。请计算:
(1)固体样品中BaCl2的质量分数;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A
6.A
7.B
8.B
9.C
10.C
11. 促进物作物增产 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12.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等) ,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13.(1)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会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一开始鸡蛋的重力大于鸡蛋受到的浮力,鸡蛋下沉,随着蛋壳表面的气体越快越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鸡蛋上浮,当浮出液面一定程度时,气体逸出,鸡蛋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鸡蛋又将下沉;
(2)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也能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面包等松软可口,且可除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
14. Na2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2HCl+CaCO3=CaCl2+H2O+CO2↑ 硼酸 3
15. H2O 复分解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C
16. MnO2 H2O2 排水集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2
17.(1)通过颜色变化,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
18. 分液漏斗 石灰石 稀盐酸(或大理石、稀盐酸)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乙 吸收多余的H2S气体,防止H2S污染空气
19.(1)85.1%(2)10.53%
20.(1)12g(2)5.9%
21.解:设样品中BaCl2的质量为x,生成NaC1的质量为y
解得x=20.8g
解得y=11.7g
(1)固体样品中BaCl2的质量分数:
(2)滤液中NaCl的质量:
滤液的质量:
滤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答:固体样品中BaCl2的质量分数为5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