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练习题(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练习题(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09 20: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阅读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体会作者的观察方式及抓特点表达,完成练习。
神奇的猪笼草
奶奶家的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草,我最喜欢的是那盆会捉虫的猪笼草。
猪笼草长得很奇特,笔直的主干上没有分枝,两侧却伸出几根长长的叶柄,叶柄上端是又宽又平的假叶。假叶尖伸出一根又细又箍的卷须,卷须上还有一花罐。花罐口上长着一张桃形的叶子。花罐内光溜溜的,底部积了一些“水”。听奶奶说,这些“水”还会吃虫子呢!
猪笼草不会走动,怎么能捉到虫子呢?我心中满是疑惑。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偷偷地躲在阳台上的窗后观看猪笼草捉虫。一会儿,一只蝴蝶不慌不忙地落在花罐口上,尽情地吮吸着什么,吸着吸着,突然掉进了花罐里,花罐口上的那片叶子马上将花罐口盖住。我赶紧跑进去,掀开“盖子”往里看。只见蝴蝶正在花罐底部的“水”面上无力地拍打着翅膀。我好奇地在花罐口摸了摸,又把手指放进嘴里吮了吮。我明白了:原来猪笼草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来招引昆虫。昆虫只要一馋,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即便是飞翔本领很高的昆虫也无法逃脱。
自那以后,我常常去看看那有趣的猪笼草。
1.把作者的观察方式填到句子后的括号里。
A. 用鼻子闻 B.用手摸 C.用耳朵听 D.用眼睛看 E.用嘴巴尝
(1)假叶尖伸出一根又细又箍的卷须,卷须上还有一花罐。( )
(2)我好奇地在花罐口摸了摸,又把手指放进嘴里吮了吮。( )
2. 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介绍猪笼草。
3. 第2自然段介绍了猪笼草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通过详细描写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子,体现了这个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4. 猪笼草是怎样捉虫子的?请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 ”。
5. 作者偷偷地躲在阳台上观看猪笼草捉虫,终于明山了猪笼草能捉虫子是因
为: 。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把猪笼草介绍得这样详细?由此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阅读下面文章,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及准确表达,完成练习。

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我喜欢观察蝉脱壳(qiào)。幼虫蜕(tuì)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dié)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 , 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ké),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着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是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
蝉的听囊(nánɡ)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chònɡ),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说明蝉虽有听觉,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
短文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蝉的特点。
2.蝉的幼虫蜕皮的顺序:⑤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①吸管和前腿 ②后腿和翅膀 ③尾部 ④头 ⑤背
3.“我”用土铳做实验的目的是( )
A.吓唬蝉 B.测试蝉的听觉
C.测试蝉的视觉 D. 震碎窗户玻璃
4.读一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加点的动词,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有不少把蝉当作人来写的句子,请用“ ”画出你喜欢的一句。
6. 由第2、3自然段我们可以想到__________这个成语,即蝉幼虫变成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它的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应学习他对
事物观察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体会作者的连续观察、细致观察,完成练习。
蚂蚁
常听人赞美蚂蚁的力量,所以,我决定实地观察一下蚂蚁。
今天,我发现我家前面的土地上有许多蚂蚁。这些蚂蚁,一个个黑乎乎的身子,三角形的脑袋,细细的触角,长着6条纤细的腿,看着就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离它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只被弄坏翅膀的大飞蛾。  
一只小蚂蚁首先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它围着飞蛾观察了几圈后,掉头,匆匆地走了。  
不一会儿,那只小蚂蚁领着黑压压一大群蚂蚁来了。大飞蛾虽然已经爬得远了,但是,小蚂蚁们还是很快找到了它,把它围起来,然后一拥而上,向大飞蛾展开致命的攻击。  
蚂蚁们几次冲上去,但大飞蛾力气大,一脚把蚂蚁蹬到一边,接着抖动着翅膀,显示自己的力量,仅仅一扇,就把几只蚂蚁扇出去老远。可蚂蚁们不着急,一次又一次向大飞蛾扑去。大飞蛾渐渐招架不住了,翅膀也扇不动了,原来,有许多小蚂蚁趁大飞蛾不注意,紧紧咬住了它受伤的翅膀。  
蚂蚁们将飞蛾团团围住,步步逼近,蚂蚁们又使用了车轮战术,它们越来越多,越战越勇,爬得飞蛾满身都是,飞蛾被咬得在地上打滚儿,再也抵挡不住蚂蚁的进攻,最后只好束手就擒。只一会儿,蚂蚁们就把大飞蛾拉回了它们的家……
我忽然明白,人们赞美蚂蚁,不光是因为它个体的力量,也是因为它们团结一心的力量。
1.认真观察“蚁蛾大战”,画“ ”的是小蚂蚁的行为,画“ ”
的是大飞蛾的行为。作者对两者之间的战争观察得很仔细,请你帮助作者完成下面观察记录表。
回合 双方 小蚂蚁 大飞蛾
第一回合 爬远
第二回合 展开致命攻击
第三回合 招架不住
第四回合 团团围住,步步逼近
2.本文重点写了小蚂蚁战胜大飞蛾的过程,作者是按( )顺序写的。
A. 事情发展 B.空间 C.逻辑
3. 第②自然段是对小蚂蚁( )的描写,第⑤自然段是对小蚂蚁( )
的描写。
A. 外形 B.动作 C.嗅觉 D.叫声
4. 请仿照第②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看公交站牌,获取信息
1. 从青园街到图书馆,只能坐______________路公交车。
2.从市体校到步行街有______________站路。
3. 如果我想从东大到人才市场,有几种换乘方式?分别是什么?
4.王洋家住在高家园,他和爸爸想早一点赶到体育馆观看足球赛,请你为他们
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