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2 16: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温故而知新1、 “ 五霸”?中任用 管仲 为相最先称霸的是 。
“ 七雄”变法最成功的是
国的 变法。
2、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使用和推广,出现 农耕、_____ 阶级。春秋齐桓公战国秦商鞅个体地主铁器、牛耕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考你出自于哪位名家之口呢?孔子一、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马棚失火伤人了吗?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派遣子路去问那个妇人。
子路问:“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历史典故:“仁”大思想家爱人为政以德“礼”一、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思想家“仁”:“礼”:政治主张:“为政以德”教育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一、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思想家“仁”:“礼”:政治主张:“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有教无类”《论语》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根据他生前的言论整理纪录成:一、孔子——儒家的创始人思想家“仁”:“礼”:政治主张:“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有教无类”老
子《道德经》——道家的创始人向往纯朴风气,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么叫“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很多不同政治思想的学派互相争辩、驳难。诸子百家墨家墨子《墨子》儒家孟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道家庄子《庄子》辩论:儒,法,道家论治国儒:以礼治国
法:以法治国
道:无为治国
想一想: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答:法家。因为它的严厉刑法,有利于封建君主统治人民,建立强大的封建中央政权。?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二、百家争鸣二、百家争鸣原因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 冲击。
各国竞相改革,重建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相互招揽人才。
各派文人游说讲学,相互抨击,推动思想发展。
私学的兴盛,使得受教育范围扩大P51归纳:百家争鸣的影响各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有力地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现第一次解放潮流。
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表孔子孟子《论语》《孟子》仁政
以“礼”、“德”治国墨子《墨子》“兼爱”“非攻”老子《道德经》庄子《庄子》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连一连孔子庄子孟子墨子民贵君轻道法自然兼爱,非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就违纪同学怎样处理?提出你的看法。
或运用儒家观点,
或运用法家观点,
或运用道家观点。可分别用品德教育(儒家)、纪律约束(法家)、自我觉悟(道家)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课堂练习1、下列这些思想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墨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派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时,他说:(  )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当仁不让于师。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CB4、再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
A.“兼爱”、“非攻”   B.“民贵”、“君轻”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治”
6、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DBA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知道下列孔子名言的意思吗?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要经常温习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连连看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教育思想有: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孟子》孟子墨子庄子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无为而治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