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苏轼群词整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苏轼群词整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0 19: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任疏狂寄余生——苏轼群词整合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材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临江仙夜归临皋》三首词都是苏轼有名的作品,其中前两首词是九下第三单元出现的,《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课外补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下第 12课豪放组词的第二首。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定风波》是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第一首,本首词是作者因黄州之案被贬的第三年所作。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所感所思,表达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临江仙夜归临皋》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此词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伤感而又旷达的心境。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已经学习过苏轼的文章诗词,如夜游抒怀的《记承天寺夜游》,思念亲人的《水调歌头》,豪迈狂放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对于苏轼的风格,人格都有一定的了解;经过九下 12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读词,赏析词的方法,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初步解读词作内容,大略把握作者的情感。未知:学生对于同一作者的不同词作所表达的情感还不能很好的把握,不能很好的结合背景将自己带入词的境界中,难以比较全面、准确品味情感,把握形象。应知:学习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更难受不同词作的感情基调,通过比较阅读读出不同词作的情感,还要在反复朗读品味中感悟作者豁达超然的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读准字音、停连,读出情感,并能准确概括词作内容。
2.通过比较阅读,准确说出不同情境下词人的不同情感。
3.通过琢磨词句,知人论世,读出文字背后的词人形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析诗词,品味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了写人物小传的。
【评价任务】
任务一:反复朗读会诗意自由朗读三首词,通过控制语速、语调、重音、停连等,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并思考词作上下两片所写之景,所抒情之情。
任务二:比较阅读明情感分别用每首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全词的情感,你会选哪个字,并从词中找依据。
任务三:涵泳品味悟形象默读课文并思考,如果让你从狂、任和寄三个字中,选出一个字来概括苏轼在密州和黄州期间的形象特点,你会选哪一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廊展板计划新增“励志效贤人”栏目,学校组织各班提供“贤人小传”,我们班负责的是北宋文人之首的苏东坡,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反复朗读会诗意,比较阅读明情感,涵泳品味悟形象,了解苏轼,完成《苏轼小传》。请同学们来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读准字音、停连,读出情感,初步把握词作内涵。
2.通过比较阅读,准确说出不同情境下词人的不同情感。
3.通过琢磨词句,知人论世,读出文字背后词人的形象。要写人物小传首先要了解人物的生平与成就,请大家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完成《苏轼小传》的开头
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眉州眉山人,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 ________”,在诗歌领域,苏轼与其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方面,他和辛弃疾并称“ ________”,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在散文方面,他和欧阳修并称“________”,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向来有“欧文如潮,苏文如海”之说。要了解一个文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读他的作品。
任务一:反复朗读会诗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词,读准字音与停顿,读出情感,读完后,请同学们简要概括这三首词作的主要内容。
朗读挑战:
★能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能放慢语速,准确的读准停顿。
★★★能通过控制语速、语调、重音等,读出情感。
老师给大家设置了星级挑战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够取得更多的星星,争做“今日之星”,请看看屏幕,开始朗读。(板书)生读,评价
现在请大家用这样的语句来简要概括一下词作的内容。(标题)上片描写了_____________,下片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片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壮阔场面,下片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定风波》上片描写词人手持竹杖,脚着草鞋,在雨中照样缓步而行,高声吟咏的情景。下片抒发一路上雨过天晴的感慨,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情感。
《临江仙夜归临皋》上片描写了夜醉而归,无人应门,倚杖听江声的情景,下片抒发了作者宦海浮沉的苦闷和解脱的出世超然。这三首词分别写了作者出城打猎抒怀;雨中缓行悟道;深夜醉归哲思,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小结:上片常写情景,下片最擅抒情欲解词中真意,唯有置身词中
(请同学们对照评价量表,给你自己一个中肯的评价)
同学们,都说:一词一世界,一字一人生。
现在就让我们把自己放进词里去,仿佛自己就是苏轼,感受着苏轼的行为,感受着苏轼的语言,感受着苏轼的感受。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三首词,比较它们传达情感的不同
任务二:比较阅读明情感请同学们默读这三首词,分别用每首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全词的情感,并从词中找依据,说出它所表达的情感。
挑战任务:能找出能够概括全词情感的字,说出原因,并结合 1处原文,说出它表达的情感。能找出能够概括全词情感的字,并结合词境为它组词,然后说出原因,并结合 2-3处原文,说出它表达的情感。能找出能够概括全词情感的字,并结合词境为它组词,然后说出原因,并结合 2-3处原文,从内容、手法等角度,赏析它表达的情感。
自读思考,小组交流
预设:《江城子密州出猎》狂
装备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言语狂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理想狂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志向狂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通过这个“狂”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豪放粗犷
请看《定风波》请你来说预设:
《定风波》
莫,不要 不能概括全诗
徐,慢慢地,随遇而安,行为词,不能概括全词情感
晴,忠于原词,这里指天晴,能侧面体现,寻找最佳
任,任凭,听任,任其自然,淡然处之,经历风雨——旷达乐观
现在来看第三首《临江仙 夜归东皋》
预设:
恨,遗憾,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为名利官场左右,不能控制自己人生的苦闷与无奈,情感基调不悲伤
寄,寄托,想要忘却烦恼,放身湖海的超然——超然豁达
小结:一字含情不简单,联系全词仔细看品词须要常比较,作者形象渐明显老师陪大家再将这三首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情感。
(齐读)这个环节你能获得几颗星,请你为自己量化。
再认真研读三首词,如果让你从狂、任和寄三个字中,选出一个字来概括苏轼在密州和黄州期间的形象特点,你会选哪一个字?其他两首词中也能体现这个字。想好了再说话,不要着急。
任务三:涵泳品味悟形象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如果让你从狂、任和寄三个字中,选出一个字来概括苏轼在密州和黄州期间的形象特点,你会选哪一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挑战任务:
★能选出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一个字,并能结合三首词,说明原因。
★★能准确的选出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一个字,并能分别结合三首词作具体形象赏析。★★★能准确的选出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一个字,并分别能结合三首词、背景等助读资料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形象赏析。
预设:任鬓微霜,又何妨的任意而为,不惧鬓发花白,依然豪情满怀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风雨中的泰然自若江海寄余生的放任,超然洒脱。
我们来看苏轼的人生经历
【苏轼生平简介】
来了解一下让人钦佩的文人。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生齐读)这三个地方是他被贬得最惨的。但是即使他被贬到被称为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他也自得其乐。
他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我们与苏轼的神交是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继续完善《苏轼小传》了,请结合背景和本节课所学,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请完成《苏轼小传》续写
《苏轼小传》45岁被贬黄州,59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但正是这样的苦难,造就了他精彩的人生,
虽然遭遇风雨,但他乐观豁达,他告诉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虽然________,但他________,他告诉自己,________;
虽然________,但他________,他告诉自己,________;
虽然________,但他________,他告诉自己,________;
这一关,大家过的很精彩,请为自己点亮星星。
小结:苏轼的一生,不是在浅吟低唱中写成,
而是在惊涛骇浪里铸就的,
他是一个活的精彩的真心英雄,
曾经平步青云,官居高位;
也曾颠沛流离,九死一生。
他是一个富有无限魅力的人
他是一个________ ......
他是一个世间不可无一,但难得有二的人,
是个必须走进我们心里的人。
要让苏轼走进我们心里,首先要让苏轼的词走进我们心里,请同学们起立背诵这三首词,至少一首,多多益善,背过后请坐下。
仅凭这三首词我们没法全面的认识苏轼,老师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小作业,课后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在阅读中更全面的认识苏轼,让他真正成为激励我们向上的贤人。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一任疏狂寄余生——苏轼群词整合教学【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了三个任务,从词入手,了解不同经历下的作者的形象,设置了写“人物小传”的情景,贯彻始终。就教学评一致性来讲,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目标的达成度很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但是学生当堂练习的机会很少,而是将练习放到了课下来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这一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