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0 15:5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景物的动态描写。
学习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景。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学习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四季的风景图,并配以和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
导语:大自然中四时的风景各异。我们感受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欣赏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丽,品味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也体验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情趣。季节的交替,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和大家分享你眼中的四季之美吧!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3、教师小结,引出新课。
小结:看来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在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眼里,四季又有着怎样的一番韵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吧!
4·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四季之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每段段落大意的句子,划出每个季节描写的景物。
仔细研读,感悟四季之美。
(一)研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找出所描写的景物
3、出示图片,感受天空颜色的变化,分析本段的描写手法。
d、春寒料峭,破晓的天空渐渐发白,紫色的云彩似有若无,多么宁静的景致,让我们带着舒缓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春天黎明的美。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夏天的美。
春姑娘步履匆匆,已悄悄离开,夏天悄然而至,在作者眼中,夏天最美是夜晚,说到夏天的夜晚,同学们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景色呢?
说到夜晚,一般文学作品描写较多的是明月与繁星,作者则认为,明亮的月夜固然美,固然是指,承认某一事实,但不否认另一事实。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明亮的月夜很美,但不可否认,还有另外一种美,同学们,你们找出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物了吗?
“萤火虫翩翩飞舞”这里是属于景物的什么描写呢?
除了明亮的月夜,和漆黑的暗夜,作者认为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是美的。
作者描写了三种不同的夏夜景致,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夜的静谧。请女生读一读这一段。
(三)研读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
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的哪些景物呢?
说起乌鸦,它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并不是美的象征,作者为何觉得它美呢?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你由归鸦联想到了什么呢?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作者为什么感动呢?
请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冬天的美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的早晨别有一番风味。作者描写了冬天早晨的哪些景致呢?
分析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四)小结
作者抓住哪些特点来体现四季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拓展提升
1、学写法
2、小练笔:仿照课文,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