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课《春》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0 20:5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朱 自 清
感受春的气息
一、出示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
②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揣摩本文优美的语言。
③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作者简介
三、理清生字词
方法指导及要求:利用课文注解结合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
1.正音
应 和 朗 润 蓑 衣 薄 烟
◆ ◆ ◆ ◆
抖 擞 黄 晕 水 涨 酝 酿
◆ ◆ ◆ ◆ ◆
卖弄

rùn
suō

sǒu
yùn
zhǎng
nòng
yùn niàng
润湿:
应和:
寻常:
逼眼:
抖擞:
健壮:
(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润泽。
本课指声音相呼应。
平常,普通。
引人注目,醒目。
振作。
强健。
2.解释词义
(一)读春,感受春之美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并思考文章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几幅画呢?
四、整体感知
2.方法指导与要求:①边听录音边圈点勾画,把握朗读的重音与节奏;②听完录音后用喜欢、欢欣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找各段的关键词或语句,把文章划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划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盼春(1)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绘春(2-7)
第三部分:赞春(8-10)
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2.方法指导:
①抓住关键词“盼望”“盼望”“来”“近”;②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方面进行分析。
(二)分析
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分析第一部分的盼春与第三部分的赞春
答题模式:运用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
盼春
问题一:江南的春天如诗如画,令人陶醉,那么,作者在描绘它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感情明朗、欢快,抒发了终于盼到春天降临时按捺不住的急切、喜悦之情。
思考
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赞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个比喻各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五、慧心赏春天
1.朱自清先生用他质朴秀丽的文笔和非凡卓绝的才情,为我们描绘了五幅美妙的图画,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呢?
2.方法指导:①结合文章中描绘春景的语句,从景物特点、修辞方法、写作角度、描写顺序、作者感情等方面谈谈你的发现与感受。②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③成果展示。
(一)春草图
朗读春草图,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草有何特点?结合最能触动你的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春草图
情态
质地
色泽
长势


绿

顽强
鲜柔
生机
旺盛
多么可爱的青草哇
(二)春花图
朗读春花图,思考作者笔下的春花又有何特点?春花图中哪些精彩的描述吸引了你?
春花图
多:
艳:
甜: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像火 像霞 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蜜蜂嗡嗡地闹着
蝴蝶飞来飞去
(三)春风图
朗读春风图想一想:
1.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的春风时是从哪些感觉器官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
触觉:
视觉:
嗅觉:
听觉:
像母亲的手抚摸(温暖)
鸟安巢(欢悦)
各种气息(芳香)
鸟鸣、笛声(悦耳)
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②“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③“鸟儿将巢安放在繁华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 ”运用拟人,写出鸟儿迎春的欢悦。
(四)春雨图
1.朗读春雨图思考:这段话描绘了一幅江南春雨图,作者是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春雨图



温馨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黄晕的光
房屋静卧
2.讨论: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1.轻声齐读这一段,体会感情并思考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五)迎春图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
春花图
1.试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六、品析探究苑
2.讨论:本文是如何写景?
3.方法指导:从修辞手法、感官角度、写景顺序等进行分析。
①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②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③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④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 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小结
七、要学以致用,懂得如何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八、作业直通车
1.背诵全文
2.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截取一段秋天的景象进行描写,一两百字即可。
(方法指导与要求:可以从景物的形、色、味、神和你的感受等多方面描写,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