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不
简
单
杠
的
杆
教材分析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重难点
03
学情分析
04
教学准备
05
目录
content
教学过程
06
教学反思
07
教材分析
新 教 材
教材分析
旧版教材
教材分析
新版活动
新版活动
旧版活动
新版活动
相比2001版旧教材,为什么本课的活动设计变得如此简单、便利?
新版活动
新课标
1.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工具完成特定任务,强调学生自主设定指标来评价工具在完成任务时的效果。
2.弱化了对工具背后隐含的简单机械原理的认知,这样处理避免了跟初中科学的学习内容重复,降低了难度,增添了探究的趣味性。
我的两点思考
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
2.能如实记录所需力的大小,运用实验数据分析杠杆使用情况
1.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
2.改变支点的位置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1.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
2.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和探究,认识到使用杠杆有省力或方便等作用。
通过探究,认识到改变支点的位置,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
03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04
通过调查发现:
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们普遍看到过像老虎钳、羊角锤、烧烤夹子等一些杠杆工具,但是很少有利用这些简单杠杆工具来完成来完成任务的活动体验。同时,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作用大多认为是省力或方便。杠杆类工具是怎样的特点?有没有费力的杠杆类工具?对于这些问题,他们知之甚少。
教材编者心中的虚拟学生
全国适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上课的真实学生
不论从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还是经济发展、教育水平都
高于平均水平
教学准备
原教材上的学具准备
木板
大石块
小石块(两块)
改进后的学具准备
拉压两用测力计
小木块
大石头
木板
教学过程
06
一、问题聚焦
1.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2.明确杠杆要素,引出课题板书
二、探索活动
1.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明确分工
2.强调注意事项,及时填写记录
课堂四步走
探索活动
任务:利用杠杆撬起石块
注意事项:
1.同一支点位置重复三次并记录数据
2.弹簧测力计要与木条垂直
3.石块刚刚被翘起时,记录数据
活动记录单
一、问题聚焦
1.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2.教师整理看法,引出课题板书
二、探索活动
1.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明确分工
2.强调注意事项,及时填写记录
三、研讨总结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组内研讨
2.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学生总结
四、拓展运用
1.体验杠杆工具,学生交流感受
2.总结升华主题,布置项目活动
课堂四步走
体验杠杆类工具
核桃夹
羊角锤
剪刀
网兜
“双减”大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理念:培养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减负增效。
制作“童心独轮车”
作业集锦
教学反思
07
1.能够完成课标当中对本课内容的要求。
2.将活动的难度适当提高,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可以通过量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明白杠杆的作用,得出杠杆的特点。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