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纪实性记叙文,课文记叙了白求恩在战斗形式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成阵地,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事迹,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
教学目标:
1.找出描写战争激烈和白求恩做手术的重点词句,采用多种形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思路,画出课文的思维导图。
3.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
教学重点:
抓住三次环境描写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用多种方法画出课文的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白求恩做手术的图片)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提示:先自己学习,然后对子交流,最后班级汇报。
本文写的是齐会战斗时期,白求恩大夫坚持给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的事情。
三、重点词语我会读
出示词语:
硝烟滚滚 弹片纷飞 爆炸 火苗
镇定 敏捷 继续 争分夺秒
1.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抽取一个小组齐读以上重点词语。
2.请一个学习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四、重点语段我会读
1.男生齐读描写战争场面的句段,体会战争的激烈以及战斗形势越来越严峻。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2.女生齐读描写白求恩做手术的句段,体会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尚品质。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3.师生合作读,体会白求恩坚守岗位,不顾安危救伤员,国际友谊撼天地的伟大精神。
五、思维导图我会画
战争越来越激烈,伤员不断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岗位上,争分夺秒做手术。请大家找出描写战争和做手术的句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画出课文的思路图。(限时10分钟)
学法指导:
1.自读课文,画出课文的思路图。
2.小组传阅,完成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3.班级展示、评价。
六、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齐会战斗时期,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其实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这两年里,常常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对同志无比热忱,抢救了无数受伤战士,培养了大批的医务干部,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一次抢救伤员的过程中他不幸感染,离开了我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人们修建了白求恩纪念馆,馆内还有白求恩塑像。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里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来高度赞扬白求恩。白求恩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永远记着他!今天,我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句子,体会白求恩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
七、作业超市
1.写一写:摘抄课文里有新鲜感的词语。
2.读一读:阅读《纪念白求恩》。
3.看一看:观看影视剧《白求恩大夫》。
(任选其中一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