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0 14:30:15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周时期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青钢器铭文,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书写文化。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
能基本反映书写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早期关于生命价值的体认,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范宣子
与鲁叔孙豹讨论何谓“死而不朽”。叔孙豹论述了“三不朽"的观念:“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当时人们认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
承,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此种“生命价值观”后为儒家所继承并发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
想底色。当然,“三不朽”的价值观并非《左传》所创,它应来自更久远的传承,并有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一点
便可从钢器铭文的发展中找到线素。
最早的钢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商代晚期才
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
“赏赐”,它代表着主人最有价值的荣誉,因此他希望通过铜器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故而,此类铭文往
往具备严密而完整的因果叙事。用铭文记录其所立的功劳和所受的封赏,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也是
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和保障。由此亦可见,“三不朽”中“立功”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也在
铜器铭文中有充分的体现。
到了西周早期,出现了长达百字甚至数百字的篇章,不过大部分仍以纪功、纪赏为主。但与此同时,也
有部分铭文出现了新变,比如开始大量使用“引文”。以西周早期《大盂鼎》为例,此铭除了开篇与结尾为常
见内容外,正文以四个“王若曰”或“王曰”领起,详细记录了周王对器主的训话,其中既有对商周换代的经验
总结,也有对周王及器主祖先功勋的称颂,还有对器主的夸赞、期许与封赏。西周铭文的这一变化,不由使
人想到“三不朽”中的“立言”说。
铭文至西周中晚期达到鼎盛,出现了如《史墙盘》《毛公鼎》这样登峰造极的名篇。此时的铭文中出现了
较多对祖先美德与自身品行的歌颂,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史墙盘》。该铭文采用双线叙事,先铺写文王以来
七代周王的崇高美德和伟大功勋,接着又顺次叙述器主家族历代祖先的各类美德,最后归结到器主自身,强
调其孝友、勤勉的品性,可以看出它自始至终都以“德”作为核心。铭文的此种变化,应与当时社会对“德”的
强调有关。总之,西周中期铭文开始强调与后世相似的“德”,其中既包括对君王之德、祖先之德的颂美,也
有对器主自身之德的显扬,可见“立德”的价值观于此时已基本形成。
综上,从青铜器铭文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见古人多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观念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
语文第1页(共8页)2022一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比其他文献资料更有研究价值”错误,原文第一段只是说“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能基本反映书写
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并未对研究价值的大小作比较。
C项,“又同时兼具‘立功'和‘立言'的价值”错误,原文没有提到这一点,第五段只是说“可以看出它自始至终都
以‘德'作为核心”“可见‘立德'的价值观于此时已基本形成”。D项,“依次得到体现”错误,“三不朽”是“太上
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而商代晚期的铭文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是“立功”:西周早期铭文开
始大量使用“引文”,是“立言”:而西周中晚期主要体现“立德”的价值观。可见“依次得到体现”的说法有误。
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商代晚期”“萌芽”错误。由原文第三段“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
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可知,铭文的萌芽并非在商代晚期,而是更早。
3.【答案】C
【解析】“这种‘立德'的价值观的出现使青铜器铭文达到了鼎盛”于文无据。
4.【答案】D
【解析】A项,“提取原始密码”的位置错误,应在“错误估计”前。“Ai e将事先约定的信息(密钥)通过普通的公
开信道传输给Bb”中,“事先约定的信息”即“原始密码”。B项,“错误估计”“数据纠错”顺序错误。“Bob进行
检测,告诉Alice所检测到的量子态。Alice对此进行检测。Alice和Bob从检测到的错误判断是否有窃听者
Eve”是“错误估计”。“若有,则放弃本次通信内容,进行数据纠错…”是“数据纠错”。C项,“提取原始密码”
位置错误,同A项;“错误估计”“数据纠错”顺序错误,同B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A项,“量子密码学和以往密码学一样,其理论基础是数学”错误,量子密码学是利用物理学原理来保护
信息的,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技术。C项,“绝对安全”错误,由材料二首段“譬如如何有效地给出所有实际器件
非理想性的度量方式和其对安全性的影响等”可知,量子密码的安全性还受实际器件等影响。D项,由材料三
“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都会随机抽取卡内密钥校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再由量子网络实时生成一个新密钥
加密会话数据”可知,天冀量子高清密话是“一话一密”。
6.【答案】①理论上,量子密码是最安全的密码。“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明观察者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待测物的
“位置”与“动量”,“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则说明在不知道量子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因此,
量子密码学原则上可以提供不可破译、不可窃取的保密通信体系。(4分)②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严密程度也使
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量子密码通过检测、错误判断、数据纠错、保密放大再确定等严密过程,能保证最终获得
安全的密钥。(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给分)
7.【答案】B
【解析】“掌柜也特意不言不语”无中生有,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掌柜正在为小叫花的安危担心,另外,小叫花
出门快,掌柜来不及言语。
8.【答案】(1)明线是掌柜卖酒给小叫花,送酒到后山的过程;(1分)暗线是女卫生员下山买酒救治抗联伤兵,被发
现后为引开小鬼子而牺牲的过程。(1分)
(2)①明线以掌柜的视角来叙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设置悬念,使小说情节曲折生动;以掌柜的视角来叙写小
叫花,使小叫花的形象真实、可爱,突出了其遭遇的悲惨。(2分)②抗联老兵与酒厂厂长的交流将明线、暗线交
织在一起,交代了事情的原委,揭示故事真相,使情节完整,合乎逻辑,从而塑造了女卫生员舍己救人的高大形
象,升华了小说主旨。(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答案】第一次,小叫花“笑”,表达对掌柜热情请她进屋取暖的感激,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
可爱的人物形象:(1分)第二次,小叫花“笑”,是她回到酒店付酒钱,表达歉意,是不好意思的“笑”:(1分)第三
语文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