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同步课时练习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汉)陆贾在《新语·无为第四》中写道:“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刑法严酷,阶级矛盾尖锐
B.殉葬陪葬之风盛行
C.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陈胜吴广爆发了起义
2.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3.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由此可知“焚书坑儒”( )
A.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B.是秦始皇反对迷信的体现
C.推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5.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巩固统治要满足部将所有需求
6.秦始皇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修筑长城
C.攻打匈奴 D.推行郡县制
7.秦灭六国后废止六国旧钱,通行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该措施有利于( )
A.加强经济交流联系 B.彻底消灭六国
C.秦国最终完成统一 D.抵御匈奴的进攻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下图)
材料二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7ACDCCDA
8.
(1)管理方式: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强调功绩,神化皇权。
(3)积极: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②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消极:①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②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家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光武帝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 )
A.丞相权力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三公已成为虚职 D.君主专制的加强
3.汉初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废分封,设郡县 B.郡国并行
C.平定“七国之乱” D.北击匈奴
4.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秦始皇 D.光武帝
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算缗令
C.察举制 D.告缗令
6.汉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7.《《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学术,常常标明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二、非选择题
8.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参考答案:
1-7BDBACAD
8.
(1)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
(2)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