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3.9&3.10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3.9&3.10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0 10: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9&3.10同步课时练习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荆公(王安石)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酌盈剂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材料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增加了国民财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D.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寇准是北宋名臣,以刚直著称。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行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  )
A.知县 B.枢密副使
C.知州 D.工部侍郎
3.唐朝以来设立三司使一职,让其总管四方贡赋和国家财政,行政关系隶属于宰相,地位仅次于宰相,称计相。宋朝建立后采取改革措施,让三司使脱离宰相的控制而总管财政,自成独立的体系,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三司使的行政地位
B.通过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力
D.削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4.面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变法主张。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的宗旨是(  )
A.整顿官僚机构 B.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C.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D.重新丈量土地,增加税源
5.南宋初期的一首诗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C.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三司使管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7.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北部边境却边患严重,统治频现危机,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B.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C.宋初政策调整的弊端 D.经济重心向南移动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实行。
——(元)脱脱等《宋史·官职七》
材料二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宋代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的。
参考答案:
1-7ABBACAC
8.
(1)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但受通判监督、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宋代通过分割地方权力而强化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2)以增加“宰相”人数的方法削弱相权。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由此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
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扩大国家的疆域 D.防止地方割据
2.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3.面对元朝的统一,文天祥坚持抗元,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被史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主要是基于他(  )
A.使南宋人民避免了战争灾难
B.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C.反对民族压迫和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D.维护南宋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4.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  )
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5.中国古代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流向有二: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D.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6.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却保持了猛安谋克制度。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契丹族的民族管理系统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保证了金灭南宋
D.适用于金统治下的所有民族
7.据史书记载:“辽初官职,多由账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太宗兼治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材料表明,辽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蕃汉”二元体制的需要
B.治理幽云十六州的需要
C.借鉴中原农耕文明的需要
D.笼络统治北方汉民族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建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百官志一》
材料二 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高智耀传》
(1)材料一中的“一代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西北藩王的态度如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7DBCAABD
8.
(1)制度:行省制度。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问题:实行汉族封建制度。态度:反对遵用汉法。
(3)作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推动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