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6
生
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2第5~6章十选择性必修1第1~3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变异的利与害是由其生存环境决定的
B.基因突变必须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发生
C.生物的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D.基因重组是指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下列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
因分析中,正确的是(/表示存在可能)
①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染色体结构变异
④甲可能是男性
A
/
B
C
/
/
D
3.将洋葱(2N=16)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培育成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中细胞周期不完整
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了着丝粒分裂
C.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植株中存在染色体数为8、64的细胞
4.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
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第1页(共8页)】
23017B
5.对农药DDT有抗性的家蝇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的DHCE基因发生突变
B.抗性家蝇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D.DDT抗性品系的形成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水、无机盐、血浆蛋白②血红蛋白、O2、胃蛋白酶③葡萄糖、CO2、胰岛素
④激素、呼吸
酶、氨基酸⑤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成为麦芽糖⑥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
A.④⑥
B.①③
C.①⑤
D.②④
7.孕妇经常会出现身体浮肿现象,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39码的鞋。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
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8.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升至140mHg以上,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可恢复正常。如图所示
的反射弧中,b是
(
士动味和领动脉上4
心管枢
b
心脏、血管
的业正力感受器
①交感神经
②副交感神经③传人神经④传出神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研究发现神经元X与抓挠行为有关,神经递质Y能够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欲探究神经递
质Y与神经元X的关系,某小组以模型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抓挠行为和语音文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B.刺激X导致Y分泌增多,说明Y由X分泌而来
C.神经递质Y由突触小泡释放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刺激小鼠皮肤立即出现抓挠行为说明抓挠需反射弧参与
10.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
比。瘦素作用于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生物的行为以及新陈代谢,具有抑制脂
肪合成、使体重减轻的作用。下列有关瘦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瘦素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调节功能
B.当体脂增加时,血清中瘦素含量升高
C.瘦素基因的表达与动物肥胖症状密切相关
D.瘦素变性后无法再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11.乳腺癌病人通常要检查雌激素受体(ER)含量。雌激素与ER结合后被转移到细胞核内,刺
激DNA指导合成新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增殖,这类肿瘤称为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腺细胞因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而形成癌细胞
B.乳腺癌细胞和乳腺细胞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加以区分
C.乳腺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较高
D.通过促进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第2页(共8页)】
23017B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适应环境的就是有利的变异,A项正确:基因突变也可在生
物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B项错误;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种,不可遗传变异没有引起
遗传物质的变化,C项错误:受精时雌维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重组,D项错误。
2.C基因突变不可能使基因数量减少,而是产生有关等位基因,①不可能:如果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中
少了一条染色体,可导致该染色体上相关的基因丢失,②可能:如果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同样可
导致该染色体上的有关基因丢失,③可能;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某些基因可能在X染色体上存在,在Y染
色体上不存在,④可能,C项正确。
3.A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由于抑制了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能正常的完成后期和末期,A项
正确: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不了着丝粒分裂,B项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秋水仙素诱导
细胞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项错误:洋葱幼苗细胞有16条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后为32
条,不存在染色体数为8的细胞,D项错误。
4.D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知识。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
儿,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该对夫妇基因型是XY和XX,其女儿1/2XX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XY
结婚,子代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4)×(1/2)=1/8,D项正确。
5.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使用DDT只是对家蝇进行了选择,A项错误:抗性家蝇品种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
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正确: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同一个物种,C项错误:DDT抗性
品系的产生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故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D项错误。
6.B水、无机盐、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
内,二者均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葡萄糖属于营养物质、C)2为细胞代谢废物、胰岛素为细胞产生的
特殊功能的物质,因此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食
物中淀粉经消化成为麦芽糖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丙丽酸和水反应产生C)2和
〔H)发生在细胞内(线粒体基质),细胞内的环境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故选B。
7.D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由于孕妇吸收的营养要供给孕妇和胎儿利用,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足,由于蛋白质不
能在体内储存,故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8.C根据题意,一个健康人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Hg,情绪紧张时,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增大,动脉
血压会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壁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内脏活动加强,通过神经调节使内脏活动恢复正常,能
使内脏器官活动减弱的神经为副交感神经。由题意可知,②应该是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维
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C符合题意。
9,D语音文字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抓挠行为不是人类特有的,小鼠也会出现抓挠行为,A错误:刺激X导
致Y分泌增多,并不能说明Y由X分泌而来,有可能受其间接调控分泌而来,B错误:神经递质Y由突触小
泡释放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刺激小鼠皮肤出现抓挠行为说明抓挠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需
要反射弧的参与,D正确。
10.D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可知,瘦素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调节功能,A正确:题意显示,瘦素
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比,据此可推测当体
脂增加时,血清中瘦素含量升高,B正确:瘦素基因的表达直接影响瘦素的含量,进而影响脂防的代谢,因此
瘦素基因的表达与动物肥胖症状密切相关,C正确:瘦素变性后只是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肽键并未断裂,
因此依然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D错误。
11,B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形成的,A错误:细胞癌变后,形态会发生改变,故乳腺癌
细胞和乳腺细胞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加以区分,B正确;乳腺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的
糖蛋白含量降低,黏附性降低所致,C错误:雌激素为脂类物质,可通过自由扩散进人细胞,因此细胞膜上没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017B2022 -2023学年度深圳市6校联盟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生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2第5~6章十选择性必修1第1~3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变异的利与害是由其生存环境决定的B.基因突变必须在-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发生
C.生物的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基因重组是指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下列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
因分析中,正确的是(、表示存在可能)()
3.将洋葱(2N=16)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培育成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中细胞周期不完整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了着丝粒分裂
C.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发生了基因重组D.该植株中存在染色体数为8、64的细胞
4.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
5.对农药DDT有抗性的家蝇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的DHCE基因发生突变
B.抗性家蝇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D.DDT抗性品系的形成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库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水、无机盐、血浆蛋白②血红蛋白、O2、胃蛋白酶③葡萄糖 、CO2、胰岛素④激素、呼吸
酶、氨基酸⑤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成为麦芽糖⑥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
A.④⑥B.①③C.①⑤D.②④
7.孕妇经常会出现身体浮肿现象,快生产的时候,孕妇本来是36码的脚,却穿着39码的鞋。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血液中无机盐含量多B.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少
C.血液中尿素含量多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少
8.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升至140mmHg以上,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可恢复正常。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b是()
①交感神经②副交感神经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9.研究发现神经元X与抓挠行为有关,神经递质Y能够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欲探究神经递质Y与神经元X的关系,某小组以模型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抓挠行为和语音文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B.刺激X导致Y分泌增多,说明Y由X分泌而来
C.神经递质Y由突触小泡释放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刺激小鼠皮肤立即出现抓挠行为说明抓挠需反射弧参与
10.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
比。瘦素作用于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生物的行为以及新陈代谢,具有抑制脂
肪合成、使体重减轻的作用。下列有关瘦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瘦素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调节功能B.当体脂增加时,血清中瘦素含量升高
C.瘦素基因的表达与动物肥胖症状密切相关D.瘦素变性后无法再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11.乳腺癌病人通常要检查雌激素受体(ER)含量。雌激素与ER结合后被转移到细胞核内,刺激DNA指导合成新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增殖,这类肿瘤称为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腺细胞因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而形成癌细胞
B.乳腺癌细胞和乳腺细胞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加以区分
C.乳腺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较高
D.通过促进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12.某动物(2n= 42)群体中有一种如图所示的变异情况,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若个体的
细胞中含有一条这样的重接染色体,称为重接杂合子,同时含有两条则是重接纯合子。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易位,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
B.重接纯合子减数分裂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
C.重接杂合子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9个正常四分体,有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D.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有一半的个体染色体正常
13.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男性中血友病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血友病男性患者的外孙一定患血友病
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14.“超雄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部分患者性发育正常并有生育能力,可表现为身材高大,有攻击性行为、暴力倾向、学习障碍等,有时还伴随躯干畸形。有一个患者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生育了一个正常的女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生育健康男孩的概率是1/3,生育健康女孩的概率是1/6
B.若该男性患者是红绿色盲,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母亲或父亲.
C.“超雄综合征”属于一种遗传病,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D.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患者细胞中多出的一个染色体和其上的基因
15.某山地的蜗牛被突然隆起的山丘分隔成两个种群,若干年后,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进化,
而后山丘障碍消失,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1和C1间出现了地理隔离,二者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
B. d1和d2形态差别较大,但二者之间不一定出现了生殖隔离
C.若d1和d2出现生殖隔离,d1和d2基因频率不再变化
D. C1到C2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
16.基因有正选择压基因和负选择压基因之分,正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
繁殖,负选择压基因的表现效应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雄鸭的美羽艳丽,易被天敌发现,但有利于吸引雌鸭交配,避免与近似鸭错配而使生殖失败,雄鸭的素羽,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不利于吸引雌鸭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的正负选择压基因是相对的
B.进化的实质是负选择压基因突变为正选择压基因的过程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正选择压基因的频率会不断的增大
D.在天敌锐减、近似鸭数量增多时,美羽的基因频率会增大
17.生殖隔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前,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后,称为受精后
的生殖隔离。下列选项中与其他生殖隔离情况不同的是()
A.大西洋鲱鱼有些种群在春季产卵,有些种群在秋季产卵
B.在植物中,一种植物的花粉在另--种植物的柱头上不能萌发
C.树棉和草棉杂交能产生健壮可育的F1,但F1的种子通常不萌发
D.鸟在求偶季节发出一定的鸣叫声吸引同种雌性,异种雌性无反应
1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19.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下图所示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
C.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
D.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4
20.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右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品种丙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品种丙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21.达菲可治疗由H7N9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病,其疗效很好,但近年来疗效逐渐降低,其原因可
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22.由于地壳运动,某狮子种群被分为A.B两种群。20 世纪90年代初,A种群仅剩20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狮子种群消亡,由B种群引入7只成年雄狮。经过十多年,A种群增至百余只,对这一期间A种群叙述错误的是()
A.狮子种群遗传多样性增加B.与B种群的雄狮不存在生殖隔离
C.与B种群共享一个基因库D.狮子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降低
2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腹泻会引起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B.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4.下列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消化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C.支配消化道的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控制
D.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25.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并给予适宜的刺激,就会有反射发生
B.缩手反射需要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参与
C.膝跳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还会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6.右图为骨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b、d)钠、钾离子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钠、钾离子进出不受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B.b、d区域的电位为外正内负,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C.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离子均为正离子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a→c和e→c
27.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含有三个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感觉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相关肌肉
B.人听到口令完成缩手反射,表明高级中枢脑干通过分级调节支配脊髓
C.针刺人手指进行缩手反射中,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可进行双向传导
D.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与神经递质只由突触前膜释放有关
28.篮球运动员能够精准投篮与神经调节密不可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眼睛看到篮筐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兴奋从眼睛传递到手臂肌肉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精准投篮过程存在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D.篮球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呼吸加速的原因是下丘脑调控的结果
29.摩擦性水泡是因运动摩擦产生的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主要发生在手掌和脚底。水泡内层的皮肤呈红肿、湿热,有刺痛。但往往几天后“水泡”会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形成的痛觉
B.水泡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人组织液
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人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将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的方法可以是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
30.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31.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调节生命活动是通过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实现的
B.图a与图b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体不同
C.图b与图c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不同
D.当人处于危险环境中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32.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表示促进),对其理解错误
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B.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抑制胰岛素释放
C. Ca2+内流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D.促使K+通道关闭的药物也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33.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提高其代谢速率
34.肝脏是机体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后会被立即灭活
B.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运人肝脏的葡萄糖增多
C.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细胞会分泌肝糖原补充血糖
D.脂肪细胞的表面没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35.如图表示某人在进行瑜伽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瑜伽练习时,刻意进行腹式呼吸的过程受大脑皮层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
B.瑜伽运动时,机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发生系列改变
C.bc段由于运动消耗葡萄糖,血糖浓度降低,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
D.cd段通过胰高血糖素调节,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大量水解形成葡萄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6.(10分)西瓜(单性花,雌雄同株)种子大小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a基因纯合产生大子,但b基因纯合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显性红瓤与隐性黄瓤分别由基因R与r决定,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为培育三倍体西瓜的方法,已知其中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Rr,且四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四条同源染色体随机两两联会。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的基本步骤为 (用文字和箭头简要写出关键操作名称即可)。
(2)为鉴定四倍体植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可首先取植株幼嫩的芽尖,再经固定、解离、 、 和制片后,制得四倍体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
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3)若仅考虑瓜瓤颜色这一-对性状,四倍体西瓜植株的基因型为 。获得的所有三倍体西瓜植株中,R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4)香蕉的种植面临香蕉枯萎病的威胁,感染了病菌的香蕉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这主要
是因为三倍体香蕉主要通过 生殖产生后代,后代不发生 ,遗传多样性减少,易受同一疾病的影响。
37.(10分)如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已知该病由--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但基因的位置还不明确。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病是受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III-2的基因型为__ ,她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的孩子中为携带者的是 (选填“儿子”或“女儿”)。.
(3)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I - 2的基因型为___ ,II-3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 .
(4)若经基因诊断发现II -5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且II-4和II-5在生育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由此可以推出,-2与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仅分析该对基因)。
38.(10分)如图为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肌肉恢复舒张状态。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农药可以使肌肉细胞 .
(2)某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请利用上图中的反射弧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3)研究人员剥制了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右图所示),置于合适的溶液中保持活性,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会收缩。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_ 。刺激腓肠肌能引起肌肉收缩,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检测到电信号 为什么
.
39.(10分)下图是人体内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
代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饥饿时,--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细胞C,使其分泌的 增加;另一方面,由A通过神经调节来调控细胞C的分泌活动。由图可知,在上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细胞C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有 。研究发现,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也会兴奋,并会在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激素能促进细胞C的分泌活动,但会抑制细胞B的分泌活动,直接原因可能是_ 。
(2)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能通过神经调节促进D的分泌活动,该过程的反射弧是_
(用文字、字母和“→”表示) ;此时人体细胞中酶的活性 (填“增强”“减弱”或“几
乎不变”)。
(3)人体内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方式均为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