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24石壕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石壕吏》记述的内容,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政府强行征兵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体会杜甫对百姓的同情。
2
品味《石壕吏》精心构思、语言洗练等特点。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们学过的这首诗是谁的大作?
杜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
伟大的 。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时期,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的疾苦,谴责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被誉为“ ”。杜甫与李白齐名,诗歌成就极高,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被后世尊为“ ”。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代表作有
等。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他的诗歌
等。
少陵野老
唐朝
现实主义诗人
诗史
诗圣
“三吏” “三别”
《望岳》《春望》
写作背景
《石壕吏》写作于 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唐军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因为史思明增援安庆绪,唐军大败。唐军主帅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四处
补充兵力。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经 等地。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离家出征时悲伤的哭声。杜甫的这番经历,促成他写作了著名的 。其中 流传最广。
安史之乱
抽丁
新安、石壕、潼关
“三吏”“三别”
《石壕吏》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请听朗诵,跟读,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请听朗诵,跟读,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投:投宿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傍晚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遇到有差役趁着夜色来抓人。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逾:越过
走:逃跑
老头(听到声音)便越墙逃跑了,老妇走出屋去应门。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一何:多么
差役叫得多么凶狠,老妇啼哭得多么痛苦。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前:上前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
戍:防守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书:信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新:最近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偷生:苟且活着
活着的不过是苟且活着,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
已:停止 这里引申为完结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裙:泛指衣服
(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妪:老妇
我这老太婆虽然已年迈力尽,请让我今晚跟你们一起回营去。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犹得:还能够
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赶上)准备(明天)早晨做饭。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绝:消失,停止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哭泣。
幽咽:低微、持续的哭声
疏通文意
石壕吏
杜甫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登:踏上
(等到)天亮登程赶路时,只有同那个老头告别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语气和情感。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语气和情感。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提示: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示例:这首诗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
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民家强行
征兵的故事。
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详细地讲述这个故事,争取讲得详细生动。可以有适量的合理的想象。
提示:
1.故事要完整,与课文一致。
讲述故事
2.合理想象环境。
3.合理想象石壕吏、老妇人、老翁
的神态与动作以及作者的心情。
本课小结
1
学习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2
诵读课文,了解内容。
3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4
概括和复述故事,进一步具体理解诗歌内容。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