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2.A 3.D 4.C5.A6.D7.C 8.C 9.B10.D11.B
12.材料一(从《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文体特点、语言特点、论述方式等角度)侧重论述书籍本身的内容和写作特点;材料二(从阅读社会科学论著的方法—专业与非专业、粗读与细读、抓概念、理论证思路等角度)侧重论述读者对《乡土中国》的阅读方法。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两点共4分。 抓住文章每一段的中心句就可以得出答案,比如材料一第一段: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第二段:……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材料二第一段:一般有两种读法……两种阅读并非截然区分,有交叉,但各自的阅读取向与方法有所不同)
13.D
14.B
15.C
16.A
17.①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采分点“阙”“擢”“端人”各1分,整句句意通顺1分) ②韩侂胄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第一分句为判断句1分,“无上”“残民”各1分,整句句意通顺1分)
四、(17分)
18.D
19.“风霜”明指自然事物,秋色浓重,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2分);“风霜”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抒发了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1分);“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2分)。“无限悲”表达了诗人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而焦虑、忧愁的满腔悲恨(1分)。
20.(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注:该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21.D
22.B
23.①语言描写。面对敌人的拷问江姐语言斩钉截铁,刚直有力,如“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一句表现了江姐对党忠诚、严守党的秘密的坚定意志。②肖像描写。通过受刑后的江姐“浸满血水的头发”、毫无血色的脸以及“天蓝色的旗袍和那件红色的绒线衣,混合着斑斑的血迹”等描写,表现江姐的坚贞不屈。③侧面描写。通过狱友的见闻与感受正衬江姐,如记忆中“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这段描写再现了江姐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神。通过敌人的色厉内荏反衬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 (可以从小说中关于江姐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进行简析,点出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答出两条即可得满分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得分。)
①小说开头几段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又为人物出场渲染了黑暗萧瑟的氛围。同时“暗夜”“夜风”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紧张的政治氛围。②人物形象方面,“天亮了”太阳升起后的环境描写,渲染了肃杀冷寂的气氛,暗示了政治形势的严酷,侧面烘托革命者英勇无畏的形象。“枯黄了的野草”“落叶飘零”,暗示了白色恐怖中的动荡时局,“光秃秃的树干”展示了革命者的坚贞不屈。③情节方面,“深沉的暗夜”“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刚升起的太阳……”时间推移,景物变化暗示江姐整夜遭受酷刑,狱友们也在“痛苦的关切”中备受煎熬,体现了革命者对敌顽强不屈和同志间的真情。④主题方面,江姐等共产党员身陷黑暗而内心充满光明,体现了他们信仰坚定、意志坚强,歌颂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答出三条即可得满分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得分。)
六、(60分)
25. 阅卷采用综合分等打分,双评制。一等60—51分,二等50—42分,三等41—36分,四等35—20分,五等19—0分。建议:各等级根据语言水平上下浮动。
扣分项:
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上不封顶。
书 写:潦草扣1分,难看扣2分。
抄 写:抄写400字的,20分以下;抄写600字的,10分以下。其他问题,具体研究。
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杨万里考取宋高宗绍二十四年(1154)选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升太常寺丞兼吏部侍右郎官,又转将作少监,出任漳州知州,后改知常州,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服丧期满,杨万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 ”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 ”杨万里就写上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杨万里历任枢密院检详官,暂时署理右司郎中,后升迁为左司郎中。杨万里后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朝廷想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称说铁钱不方便,不奉诏命,触犯了宰相的意思,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不赴任,请求祠禄官,授给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从此不再出面了。韩伲胄当政,想多方搜求四方知名的人士做辅佐他的人。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做记,杨万里说:“官可以抛弃,记却不可写。”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伲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伲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有一天忽然他的族子从外面来,立即告诉他韩伲胄对金用兵的事。杨万里听了失声痛哭,马上叫拿纸来写道:“韩伲胄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又写了十四字留别妻子儿女,写完后就逝世了。杨万里擅长于诗歌,著有《易传》流行于世。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号“文节”。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2一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客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月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榉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宇笔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肩胛(ji0)
笥(hong)然
包扎(zā)
浮躁
出类拔粹
B.间(jian)关
慰藉(jie)
接(bing》弃
窭廓
呕心沥血
C.度(aidn)诚契(qi)阔
吐哺(bi)
樯榜
别出心裁
D.粳(ing)米挟(xi)持
纶(guān)巾
慷概
名闻遐迩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项是(3分)
A.世界文学的擗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散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祥兴叹,因为
问题不在于数量
B许多人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C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邯
郸学步,不敢越雷池一步。
D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坐立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义
不好意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3分)
①获得真正的救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世界文学,就是
地热悉掌提各国作
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②还有一群城太太,也大以请地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的
有些危机。
③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
一。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
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④将一刀技术穿提到
的程度,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
于此。
A逐步未免功夫炉火纯青
B.逐步不免1尖出神入化
C.逐渐不免工夫出神入化
逐渐未免功夫炉火纯青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负)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山不厌高
(满足)
②少无适俗韵
(气质)
③金就砺则利
(接近)
④使快弹数曲
(快速)
B.①枉用相存
(探望)
②木直中绳
(合乎)
③弦弦掩抑声声思
(深长的情思)
④声非加疾也
(快,迅速)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听说)
②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意)
③却坐促弦弦转总
(转动)
①学不可以已
(停止)
D.①如听仙乐耳暂明
(忽然)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
(展动)
③善假于物也
(借助)
④其贤不及孔子
(才德优秀)
5.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
②照管鹅儿与雏鸭(提防)
③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低声吟咏)
④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不需要)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年纪大了)
⑧铁骑突出】枪鸣(突然冲出)
⑨年十七,好古文(汉魏普南北朝时期的散文)
①整顿衣蓑起敛容(整理)
A.①②⑤⑦
B.③⑥⑧10
④⑤⑥⑧
D.①③⑥⑨
6.下列句中加点词有相同意义和用法的一项是(3分)
A.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小学而大遗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④而耻学于师
B.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④其可怪也欤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蚓无爪牙之利
④郑子之徒
D.①积水城渊,蛟龙生意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犹其从师而问焉
7,下列文言持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②不拘于时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鞣以为轮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平己
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⑧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⑨而耻学于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③/②图⑨/④⑥⑤⑩/⑦
B.①⑦/②⑧⑨1③④1⑥1⑤@
C.①③②1④⑤⑩/⑦1@⑨
D.①⑦/②⑧/③/①@/⑤ /⑨
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
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先秦
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是指在议论文中,用喻体之理去论正观点的论证方法。其特点有二:
,喻体和论证的事物同类;二,喻体的特征和观点有相似点。
D教坊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
事务。
高-一语文试题第2贞(共8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