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提优练(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提优练(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0 12:1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化石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1.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2.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3.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大量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I)破坏臭氧层,(Ⅱ)加剧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污染物与所造成的后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①(I) B.②(I) C.①(Ⅲ) D.③(Ⅱ)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5.家庭中使用天然气,曾经出现下列情景:
①某人深夜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查找泄漏原因并进行处理时,天然气因某种原因突然发生爆炸。
②某人在封闭的阳台上使用天然气做饭,结果中毒死亡。
根据你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情景①中发生爆炸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3)情景②中使人中毒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家庭使用天然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6.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7.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7-2-1所示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
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下图
所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文作者郑秀珍、凯平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________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模拟全练
9.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乱扔垃圾 B.燃放鞭炮 C.多开汽车 D.禁止吸烟
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知识能力全练
1.A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属于化石燃料,因此不能禁止使用.故选A。
2.A A项,面粉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故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项,烟花厂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应建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项,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会使天然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引发燃烧或爆炸;D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紧密堆积.故选A。
3.B 氟利昂的大量排放会使臭氧层遭到破坏;CO2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O,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4.A (①化学变化中一定生成其他物质并且伴随能量的变化;②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③燃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④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才会发生爆炸;⑤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放热,也有吸收热量的,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5.(1)CH4+2O2CO2+2H2O
(2)打开电灯时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或点蜡烛时,引燃混在空气中的天然气等合理)
(3)CO
(4)要注意通风,并把废气排到室外;要经常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合理即可)
[解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气体。在家中使用天然气时,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关闭阀门,加强通风,防止产生明火或电火花,以免引起爆炸。
6.A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7.(1)水
(2)分子间隔
[解析]
(1)由图示可知,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
(2)从微粒角度讲,水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
8.(1)石油、煤炭
(2)CO 化学
(3)2
(4)ABD
[解析]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煤炭。
(2)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2种元素组成。
(4)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
三年模拟全练
9.D 乱扔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A错误:燃放鞭炮会生成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污染空气,多开汽车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禁止吸烟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10.B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者缺一不可,故A不正确;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B正确;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故不正确;用水灭火的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D不正确。
11.(1)石油 天然气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催化剂分
(3)CO2+4H2=2H2O+CH4
(4)B
(5)BC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等。
(2)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催化剂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2H2O+CH4。
(4)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则生成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应该是1:2.故选B。
(5)A项,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错误;B项,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增加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项,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