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每空均10分,共100分)
1.(2020·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茶香四溢
C.树叶纷飞 D.瑞雪飘飘
B
2.(2020·扬州)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3.(2021·柳州模拟)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 )
A.分子运动很快
B.分子数量很多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D
4.(2021·江西模拟)疫情过后,国家为了增加大家的收入,提出“地摊经济”,晚上街上到处出现摆地摊的.小明某次晚上逛街时常常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是一种 _______现象;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这种现象
扩散
不是
5.(2021·船营模拟)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和;
图d: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看到整杯水很快变红;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吊起重物.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都是
现象;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有 ;
(3)图c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 .
d
扩散
e
引力
间隙
第2节 内能
(1-2题每空10分,3-6题每题15分,共100分)
1.如下图所示a、b、c三杯水中,b、c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比较它们的温度后,可知: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是最大的.
c
2.(2020·咸宁)咸宁有竹,海若星星.
如图所示,小红和几个同学散步在星
星竹海,到处能闻到翠竹的清香,这
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 ;
沿途看到排排翠竹向后移动是以 (选填“自己”或“大地”)为参照物;春天里,挖上棵春笋,能做一顿美味,炒笋的过程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笋的内能增加.
做无规则运动
热传递
自己
3.(2020·东莞)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0 ℃的冰没有内能
C.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的温度一定不同
D.15 ℃水一定比25 ℃水的内能小
C
4.(2021·北京改编)如图所示,在一
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
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
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
5.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C
6.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冬天,人们常常搓手取暖
B.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C.钻木取火
D.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筒壁温度升高
B
第3节 比热容(第1课时)
(每空均10分,共100分)
1.(2020·荆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C
2.把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比热容 ( )
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变为1/2
B
3.(2020·郴州)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C
4.(2021·广东模拟) 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C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铁 0.46×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54×103
冰 2.1×103 水银 0.14×103
A.一杯水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固体的比热容一定比液体的比热容小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5.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
(1)取________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
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
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________.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时间1 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两组数据:
相等
均匀
液体名称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吸收的热量
水 200
20 27 1 Q
27 35 1 Q
35 42 1 Q
煤油 200
20 35 1 Q
35 51 1 Q
51 66 1 Q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
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________的;
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________的.
相同
不同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__________.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
比热容
比热容
第3节 比热容(第2课时)
(每空均10分,计算题50分,共100分)
1.(2020·深圳)下列与热学知识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擦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D.发烧时用冷毛巾敷额头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
2.(2020·杭州)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 得知( )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D
3.(2020·黑龙江)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 kg、初始温度为20 ℃的汤,升高了80 ℃,汤吸收了 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 J/(kg·℃)]
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6.4×105
热传递
7∶4
5.质量为50 kg的水吸收了8.4×106 J热量后可使温度变为50 ℃,求:
(1)水升高的温度为多少?
(2)水的初始温度为多少? 【c水=4.2×103 J/(kg·℃)】
5.(1)解:c=4.2×103 J/(kg·℃),
Q吸=8.4×106 J,m=50 kg,
Δt= = =40 ℃,
(2)t0=t-Δt=50 ℃-40 ℃=10 ℃.
答:(1)水升高的温度为40 ℃.(2)水的初始温度是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