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物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全册物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0 11: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2节 内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重点)
2.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3.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重点)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重点)
1.如图所示,有关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

C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图中,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图丙中,“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图丁中,模拟的是固体分子,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2.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会做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以下关于布朗运动的解释中,不符合分子动理论观点的是 (  )
A.花粉微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C.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会不断撞击花粉颗粒
D.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对花粉微粒的撞击次数越多
B
3.(2020·金昌)为了更好的推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计划发射十八颗通信卫星,为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下列关于人造卫星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B.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C.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回归课本)把刚烧开的热水倒入暖水瓶中,有时会看到木塞弹起来,同时看到一股“白气”冒出来.那推动木塞的能量来自哪里呢?以下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A.木塞弹起来,是因为暖水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对木塞做功
B.在木塞弹起过程中,木塞的机械能减少
C.看到的“白气”是从瓶子里出来的水蒸气
D.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冰晶

知识点一 内能
1.(回归课本)阅读课本P7~8,完成以下问题:
(1)运动的足球具有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
动能
动能
(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    
力和  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        .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与________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弹性势能


分子势能
动能
分子势能
内能
焦耳
J
知识归纳:
1.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也不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内能.
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状态;④材料.
3.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但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例1 质量均为3 kg的甲、乙两块铁块,温度均为25 ℃.甲铁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乙铁块静止在二楼高处,则这两块铁块相比较 (  )
A.内能一样大  B.乙的内能大
C.机械能一样大   D.甲的机械能大
A
变式训练1 向如图两杯等量的水中同时滴入同样多的红墨水,发现乙的热水杯中红墨水散开的速度快于甲的冷水杯中的速度,根据现象比较这两杯水的内能      (选填“甲大”“乙大”或“一样大”),判断依据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所具有的内能就越    .
乙大
剧烈

例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
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 ℃的冰块不具有机械能,但具有内能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B
变式训练2 (回归课本)请分析在以下过程中,带点物体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
内能      ,机械能       .
..
增大
减小
(2)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      ,机械能       .
(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      ,机械能       .
..
..
..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知识点二 改变内能的方式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生实验:
(1)器材:一段较粗的软铁丝、一个打火机、一张砂纸、一个热水袋、一块小毛巾等.
(2)提问:怎样使一段软铁丝的温度升高呢?
(3)学生进行实验,老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展示和归纳:小组展示各自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归类.
知识归纳: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例3 (回归课本)写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炙手可热”:      .
(2)古人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生火:    .
(3)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      .
(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     .
(5)搓手感到手变热:     .
热传递
做功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6)冬天往手上呵气,感到手变暖和:________________.
(7)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大气层,成为流星:____________.
热传递
做功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70 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 N/kg) (  )
A.70 N 热传递
B.70 N 做功
C.700 N 热传递
D.700 N 做功
D
2.热传递
提出问题:铁匠师傅打铁时,将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烟”.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铁块和冷水的内能和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分析讨论:
汽化
液化
放出
减少
降低
吸收
增大
升高
知识归纳: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热传递是传递热量,而不是传递温度.热传递时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例4 (回归课本)生活中有时候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    .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在以下的例子中选择并把字母填到对应的横线中.)
A.煮好的鸡蛋要迅速凉下来,可以把鸡蛋直接放到冷水中
B.汤勺的勺柄通常是用橡胶、木头或陶瓷做成的
C.冬天穿羽绒服保暖
D.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AD
BC
变式训练4 冰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吸收
不变
变大
知识归纳: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2.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不一定降温,如晶体凝固.
3.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
3.做功
演示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    ,使空气内能    ,温度    ,达到棉花中乙醚的着火点.
棉花燃烧起来
做功
增加
升高
(2)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      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转化为    能,瓶内的水蒸气________      形成小水珠,说明瓶内的水蒸气温度     ,内能      .
白雾
机械
液化
降低
减少
知识归纳: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W.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如摩擦物体、压缩气体)
物体对外做功,此物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膨胀)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3.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例5 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留下黑色印迹,路上的行人闻到刺鼻的橡胶味.这说明橡胶分子在             ;同时发现轮胎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使轮胎的内能      .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做功
增加
变式训练5 (回归课本)在如图所示的漫画中,老人和小孩的感觉虽然不同,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两幅图都说明了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中的小孩从滑梯上滑下,他的机械能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做功
减少
例6 (2021·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0 ℃的物体没有内能
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
A
变式训练6 (回归课本)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捏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受图钉温度的变化,并解释这种变化.
答:图钉温度会      ;手捏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对图钉     ,使图钉的内能     ,温度     .
升高
做功
增加
升高
1.(2020·本溪)进入7月,辽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如图中是人们在烫脚的地面上用锅煎鸡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A.地面烫脚是因为含有的热量多
B.煎鸡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鸡蛋内能
C.能闻到煎鸡蛋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D.蛋液粘在锅壁上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2.(2020·黄石)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雾是水蒸气
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B
3.(2020·烟台)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4.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 min时,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乙吸收的热量;这时将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____    (选填“会”“不会”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由图象还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一些性质,请任意写出一点:____________    

等于
不会
乙的熔点为60 ℃或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
5.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四个实验情景:
(1)A图中,磨平的铅块能紧紧地“粘”在一起,说明         .
(2)B图中,水沸腾后软木塞被推出,是  能转化为____
     能.
(3)C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                .
(4)D图中,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用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分子间存在引力

机械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