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 学习理解能力: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 2.分析散文的线索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新闻材料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
第3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 冯健 周原
第4课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钟华论
【课文内容分析】
层次、结构、内容
通讯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时序结构与文学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时序结构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文学手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强文字表现力,增强可读性。
全文共11段,按照新闻的结构可分为导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第一段是导语,第十一段是结语,第二至十段是主体,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2—4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
第二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 156年统治的结束。
第三层((第8、9段),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
第四层(第10段),“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二、总体写作特色
1.现场与历史的交织,事实与情感的辉映。
这则消息第一段的导语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即英国长达 150多年的统治已经终结,接下来的十段基本上采用的是现实场景与历史材料穿插安排、互相印证的结构。作者在记述事实的同时,还通过一些词句渗透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2.简短的报道中不乏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这篇报道在细节处理上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恰到好处的对比手法。这篇报道不长,但多采用对比手法,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
【学情整体分析】
新闻材料是近几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常选用的文本。需要指导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仔细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的写法。赏析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使用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自主学习,梳理结构,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掌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
2.学习写作重要时刻的方法。
3.学习通过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和品格的方法,思考怎样通过具体事例来描写人物。
4.培养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策略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本篇需要学生对作品中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反复品味,思考其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行文思路,明晰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建议
对话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新闻写作的特点及其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赏析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和品格的方法。
难点
1.探究新闻中的场景描写和语言中的情感。
2.依托人物形象,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把握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本课目标和核心素养落实】
语文核心素养和本课目标对照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与语感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为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
整合与语理 掌握信息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
交流与语境 参与课堂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 直觉与灵感 学习通讯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和品格的方法
实证与推理 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筛选信息的能力;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场景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课文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文章线索,厘清行文脉络,重点分析人物及叙事场景、片段
批判与发现 比照阅读同类作品,发现异同,能根据实际问题情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验与感悟 欣赏新闻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美
欣赏与评价 品析人物的品质美
表现与创新 学习人物通讯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意识与态度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包容与借鉴 进—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注与参与 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的精神品质
七、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建议由最近某则大家都在关注的新闻切入)
作为一个现代人,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我们每天都能接触许许多多的新闻。我们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具备较强的新闻阅读和新闻采写能力。尤其当遇到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时,采写报道的内容、场面往往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这就要求记者能穿越时空隧道,在新闻发生现场能独具慧眼,捕捉到精彩的细节画面,并能用朴实无华的动态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看看作者在哪些地方独具慧眼,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感受。
导入语二:
播放“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片段。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过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历史,感悟伟大。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谈话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自然导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交流与语境、意识与态度的学科素养。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作具体的调整,引导学生梳理背景知识,宏观把握文体特点,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精讲
步骤一、知识梳理——了解新闻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
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标明新闻内容,副标题补充、解释主标题内容。导语就是引导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处于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主体部分用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真实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的事实。
背景主要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和表达新闻的主题服务。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3.新闻的特点。
真:新闻的事实必须真实。
短:篇幅要求短。
快:时效性。
活: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强: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和一个“H”:
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 Where (何地)、Why(何因)、How (如何)。
5.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虽然都是新闻文体,但也有不同之处。
一是外表形式上,消息开头通常注明“本报讯”等消息头之类,通讯则无此标注;二是表现对象上,消息主要写事,通讯则主要写人;三是表现方法上,通讯要求具体形象、详尽完整地报道人和事,因此往往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人称表达上也很灵活,第一、二、三人称均有使用;四是在篇幅长短上,消息涉及的是事物的概貌或某个侧面,所以篇幅―般短小,通讯要反映的是事件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及具体情节等,所以篇幅较长;五是时间概念上,消息更偏重于迅速,而通讯则及时就行。
教学策略:本环节从信息提取、分析概括、表达交流几个方面考查、训练实用性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提取和分析概括能力,培育欣赏与评价的学科核心素养。
步骤二、琢磨探究——自读明事理
快速浏览《别了,“不列颠尼亚”》,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并填写下表,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展现出来。学生讨论回答后展示表格。
【多媒体展示】
行文梳理 主要事件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6月30日下午4时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6月30日下午4时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6月30日晚6时15分 添马舰东面 告别仪式宣读女王赠言
6月30日晚7时45分 亲王军营旁 第二次升旗仪式
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7月1日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升起
7月1日0时40分 中国南海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步骤三、厘清思路——明晰结构
1.对照新闻的结构,说说《别了,“不列颠尼亚”》由哪几部分组成。
2.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
1.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主体(第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结语(第11 段):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2.毛泽东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于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教学策略:本环节逐步解读,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透彻读懂课文。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步骤四、精思细研——明晰方法
合作探究: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有什么象征意义 以前后四人为单位,彼此之间交流所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
1.第一个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3段)
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2.第二个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5段)
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3.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8段)
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4.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段)
标志:英国统治结束,香港已经回归祖国。
教学策略:发现教学法:由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实践运用中引导模仿,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步骤五、拓展延伸——明辨技巧
写作特色:这篇新闻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别了,“不列颠尼亚”》独出机杼,写法新颖。
1.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有机融合。
本文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将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展示给读者,并适当地加人了一些背景资料。例如,写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资料;写第二次降旗仪式的时候,加入英国占领了港岛,首次升旗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的引入使人在感受到香港回归历史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切入点小,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事件的重要内涵。
作者写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没有选择宏大的场面作为切入点,写交接仪式隆重、庄严的现场,或者写人们欢欣鼓舞欢庆香港回归的场面,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性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离任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历史背景中。这样写,不仅独特新颖,而且更有利于揭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语言含蓄,借景寓意。
这篇新闻作为政策性新闻,既要抒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要保持外交上的主动,所以在语言上就更要讲究用语。作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例如,文章反复叙写降旗与升旗,描写“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等,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策略:本环节侧重于训练语感和语言审美评价能力,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细节作铺垫。锻炼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积累与语感的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通过合理严谨的板书设计,展示本课的重点知识体系,把握内在的逻辑关系,帮助教师展开教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感知记忆。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