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合理和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研制太阳能电池、海洋电池等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4.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5.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能
B.核能
C.石油
D.风能
6.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7.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9.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10.“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没有和氧气直接接触,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2.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 B.化学与安全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氯化钠分子是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②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C.物质与元素之最 D.物质鉴别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①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 ③鉴别O2、CO2——用澄清石灰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
(1)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氮气;④水;⑤二氧化硫;⑥氖气六种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填空。(写数字编号)
(1)能使饼干在空气里放久变软的是_______;
(2)能制氮肥的是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是_________;
(4)引起酸雨的是 ________;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6)验电笔里充的是_________。
15.能源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我省多地有效调整能源结构,稳步发展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合理利用如下三种发电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
16.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说明 _____燃烧产生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天然气燃烧的现象:_____。
三、实验题
17.用下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实验2中,①中纸片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②中纸片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④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18.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 。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但他不知道如何验满,请你帮助他,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
(3)某同学用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氢气,则装置连接顺序序号为 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
19.燃气汽车燃料(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在汽车发动机里完全燃烧的现象为:。如果以每公里95g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每公里燃烧甲烷的理论值是多少克?(假定压缩天然气中其他成分燃烧不产生二氧化碳;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0.氢能源汽车以氢气作为能源,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用氢气作为能源的最大好处是氢气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仅产生水,有效减少了传统燃油车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如果一辆氢能源汽车在一次行驶中消耗了2kg氢气,那么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生成的水的质量又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C
6.B
7.B
8.A
9.B
10.C
11.A
12.D
13.(1) 温室效应 (2)不可再生 (3) 太阳能 C
14.(1)④
(2)③
(3)②
(4)⑤
(5)①
(6)⑥
15. (1) 节约资源(或绿色环保/无废渣废气排放) (2) 风
16.(1) 煤 (2) 混合物
17.(1)①中白磷不燃烧,②中的白磷燃烧
(2)水吸收了部分的热量,未达到纸片的着火点
(3)②③④
18.(1)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2) BFE
19.解:设每公里燃烧甲烷的质量为x
x≈34.5g
答:每公里燃烧甲烷的理论值是34.5g。
20.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水的质量为y。
=
x=16kg
=
y=18k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kg,生成水的质量为18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