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 极地地区 第二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10 极地地区 第二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0 14:5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0.2 极地地区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考察宝地的原因,了解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现状,知道我国在两极地区建设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位置。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科学家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1.读教材96-97页,回答问题:
(1)经济价值: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____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 ,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___________ 。北极地区有丰富的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等资源。
(2)科研价值:为科学家们进行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自主学习检测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气象 天文
矿产
固体淡水资源
石油 天然气 煤

生物
地质 冰川 海洋
海洋生物
2.读教材98-99页,回答问题:
(1)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于1959年12月签订了《 _____________ 》。
(2)国际上为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于1991年制定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主学习检测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北极保护战略
南极条约
导入
北极黄河站
我国为什么要在自然环境恶劣的两极地区建考察站?
资源丰富、科考价值高
南极中山站
1.读教材96页第二段,分析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自然资源“大仓库”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矿产资源
固体淡水资源
无数的海洋生物
地质
冰川
海洋
气象
生物
天文
天然实验室
科学研究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资源丰富
石油
天然气


科考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2.读教材97页第一段,分析在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你知道北极地区有多少煤炭资源吗?
地质学家估计,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9%贮藏于北极地区。北极地区西部煤藏的理论储煤量为30亿吨,是阿拉斯加北部煤田中质量最高、用最简便的常规露天采掘技术便可开采的煤田。北极地区的煤差不多是全世界最洁净的煤,具有极高的蒸气和炼焦质量,可直接用于能源和工业原料。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3.读图10.1、图10.2及教材96页的阅读材料,找一找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
(1)在图中找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哪些考察站?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2)在图中找出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什么考察站?
(3)归纳总结:根据以上所学完成表格。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项目 考察站名称 建站时间 考察时间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黄河站
1989年2月26日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2004年7月28日
1985年2月14日
2014年2月8日
2009年2月2日
每年11月~次年3月
每年6月~8月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①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
4.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2月是南极的夏季,气温高,利于在南极建站和进行极地科学考察活动。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②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教材98页相关材料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
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新课教学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③搜集有关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开发北极地区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用以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此外,极地考察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新课教学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阅读教材98页第一、二段,说一说两极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
(1)读课文,说说南极地区的环境破坏。
乱捕滥杀
破坏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环境
新课教学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2)读课文,说说北极地区的环境破坏。
乱捕滥杀
油气开采
石油泄漏
破坏生态
污染环境
新课教学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2.阅读教材99页,了解两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国际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目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条约》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新课教学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2)根据99页图10.11,说说我们中学生在极地环境保护方面,能做到的有哪些?
减少不必要的衣物购置
选择当地出产的食物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调的过低
少开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B.南极地区在濒临印度洋的地区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煤矿
C.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有磷虾、企鹅、海象等
D.中国于1985年和1989年分别在南极地区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
B
课堂检测
2.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埋藏着丰富的矿产
B.储存着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C.地球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D.存在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C
课堂检测
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北冰洋地区
B.极地地区环境恶劣,人们的到来是为了自然探险
C.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矿产资源极其贫乏
D.主要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
D
课堂检测
4.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南极考察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点终年可见极光
B.2月是考察的最佳季节
C.极地地区指南针指向可信
D.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
课堂检测
5.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保护极地考察队员的人身安全,对所遇到的北极熊应予以猎杀
B.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
C.北极地区都是海洋,南极地区都是陆地
D.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科考站全部都选择在2月份
B
课堂检测
6.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 )
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液态淡水
B.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C.沿岸栖息着无数食草动物
D.大陆内部有大片地衣、苔藓
B
课堂小结
极地地区(2)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我国在两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环境遭到破坏
环境保护
作业布置
1.完成《七年级下册10.1极地地区(2)同步练习》;
2.完成《极地地区(2)——课后检测》,及时了解自己对本节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