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2-03 10: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温故而知新根据课本第7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1、春秋时期的时间?
2、战国时期的时间?
3、春秋与战国合称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目标: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主张。
能力目标:如何运用这些优秀的古代思想来治理班级工作。
情感目标:进一步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定向诱导 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才会不断得到新的启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温故而知新”,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孔子根据视频内容请思考:
孔子是哪里人?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有什么贡献?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一、孔子1、伟大的思想家(根据第二段
内容填空) 学派的创始人。儒家礼为政以德仁-“仁爱”,不随波逐流-礼仪符合社会规范-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 ”“ ”自主探究教育对象:
“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温故而知新”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2、伟大的教育家(根据第三段内容填空)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因材施教《论语》是孔子的弟子
把他的言论整理成的一本书。老子小档案主要思想:顺应自然老子的思想被弟子
整理成 《 》道德经二、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合作交流:制作历史名人名片名片
姓名: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生活时期:战国时期
学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他是……?“作为统治者,应该施政于民,民贵君轻啊!”孟子,儒家学派。
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大家来判断他是……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无为而治道家——庄子
发展了老子的
道家思想。“哼,用‘爱’是不行的,我觉得就应该用严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请问这人是?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别人,而且不能进行不义的掠夺战争。”我叫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自我介绍: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1: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2:各国进行改革,需要大量的治国人才。3:“私学”的出现,使得受教育范围扩大。社会发展了要人才有人才----根本原因各学派主张如何治理国家?儒家:
道家:
法家:以礼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百家争鸣的影响:
各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
儒家学派创始人-- 发展--
道家学派创始人-- 发展--
墨家学派创始人--
法家学派创始人--
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 ”局面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百家争鸣教学案34页【共同探究】第2题
严格处罚顺其自然思想教化兼爱法家:道家:儒家:墨家:1、制定班级礼仪规范,加强教育
2、让环境改变同学看法
3、处罚、督促改正
4、自己把纸屑捡入垃圾桶,保持教室整洁反馈达标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线索一: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线索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线索三:认为“民贵君轻”答案:孟子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线索一:这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学论著线索二:书中记录的言论非本人亲自编著线索三:书中记录了儒家思想答案:《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