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8~99页的例2和“想想做做”第1~2题。
1.使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简单测量等活动,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
2.使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体会寻找一组数据的极值是把握数据整体信息的常用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经验,感受运用数据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了解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
体会寻找一组数据的极值是把握数据整体信息的常用方法。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统计表(每个小组一份)。
学生准备:自己近期测量的身高数据,一根1.5米长的软尺。
▍流程一: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整理和汇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统计的内容,重点学习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板书课题)
▍流程二:教学例题
1.对照标准,分析数据
出示例2,指导看表。
提问:这张表统计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
明确:就正常儿童而言,9岁男生的正常身高在126.5厘米到137.8厘米之间,女生的正常身高则在125.7厘米到138.7厘米之间;10岁男生的正常身高在131.4厘米到143.6厘米之间,女生的正常身高则在131.5厘米到145.1厘米之间。
说明:这里的年龄指的是周岁。
提问:你的身高是多少,在正常范围内吗?
随机询问几名学生的身高数据以及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明确:要知道我们自己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把自己的身高与上面的身高标准进行对照,先根据年龄确定看哪一栏,再对照标准进行比较。
讨论:怎样才能全面了解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你想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提出:
(1)有多少男生的身高在标准范围内?
(2)有多少女生的身高不在标准范围内?
(3)全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等等问题
明确:要全面了解班上同学的身高情况,先要了解全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再进行必要的分析。
讨论:怎样才能既快速又准确地收集到全班每个同学的身高数据?
联系前一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想到先进行分组统计,再进行全班汇总。
2.分组活动,收集数据
把全班同学先分成男生和女生两个大组,再根据年龄分成2~3个小组,保证每组成员在8人左右。
把同一组的成员集中在一处就坐,方便接下来的统计活动。
出示统计表格,学生把书翻开到第98页,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先把小组成员的名单写好。
出示活动要求:
(1)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写表格。
(2)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3)找出小组中身高最矮的人和身高最高的人,看看他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4)把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有多少人在标准范围内。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指名几个学生反馈活动要求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3.全班汇总,分析数据
提问:怎样知道全班同学中,身高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板书每个小组的最高身高与最矮身高的数据。
学生在草稿本上把这些数据排一排。
小结:我们班身高最高的是×××同学,是×厘米,身高最矮的是×××同学,是×厘米。
提问:怎样知道全班男生中,有多少人的身高在标准范围内呢?女生呢?
明确:可以把男生每个小组在标准身高范围内的人数相加,女生也是如此。
板书相应的加法算式。
提问:根据统计出的数据你还想到了什么?你怎样评价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流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
提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1)这个班一共有16个女生。
(2)统计的是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3)这些成绩都是两位数。
……
出示教材中的第1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提问:你是怎样得到答案的?
如果有学生是用眼睛逐个观察的,要提醒他们,最好是把这些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因为通过观察排列后的数据,既容易确定其中的最好成绩与最差成绩,也容易统计下一题中需要的数据。
出示教材中的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介绍测量“一庹”的方法。一个人把双臂尽可能朝左右两个方向伸展开,再标出两个指尖的位置,接着用尺子量出这两个位置间的长度,即为“一庹”。
学生按照学习例2时分好的小组进行活动,两人一组,轮流测量。
收集小组其他成员的数据,填好表格。
把表格中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写在草稿本上。
把排好的数据与例2的身高排序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
说明:一般情况下,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是相称的,身高越高的人,一庹的长度也就越长。不过这个不是绝对的。
▍流程四:全课小结
今天的学习内容好玩吗?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进行哪些方面的统计?
▍流程五:课外拓展
介绍:其实利用电脑中的Excel表格工具,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给一组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组。
教师演示用Excel表格整理一组数据并进行排序。
同学们可以利用信息课,尝试用这个方法把小组成员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自动排序。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每组的最高身高)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每组的最矮身高)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厘米
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2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身高数据自身具有一定的特点,即它属于数值型数据,不适合通过分类进行整理,但却适合通过排序、分组(分段)等方法加以整理,进而获得数据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因此引导学生对照例题2的表格,在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数据分组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因为有了上一节课活动的经验做基础,学生能容易想到先分组再汇总的方法可以快速又准确地收集到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