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练习八第1~8题。
1.通过练习,体会面积和周长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周长和面积含义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初步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方法,增强估计图形面积的意识,体会估计或测量图形面积的策略。
3.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加深对面积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估计或测量图形面积的策略。
课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业纸。
▍流程一:复习铺垫
谈话: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关于面积,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预设: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
1.什么叫作图形的面积呢?
2.有哪些面积单位?你能比画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吗?
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
▍流程二: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1题。
涂红色表示上面图形的面积,画蓝色线表示它们的周长。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提问: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区别?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提问:要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可以怎样做?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可以直接测量后计算周长,其他线段围成的图形测量出每一段的长度,再计算综合;曲线围成的图形可以用线沿边线绕一绕,然后测量线的长度,就可以测量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2.请你估一估这些图形的面积,再动手测量。
提问:哪些图形的面积比较容易测量,哪些图形测量面积有困难?
预设:第一图没有困难,第二、三两图一部分学生有困难,最后两图大部分人有困难。
(1)指名回答第一图的面积和测量方法。
(2)提问:测量其他图有怎样的困难?
预设: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的时候,不能正好摆满。
谈话:既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不能正好摆满这几个图形,我们请格子图来帮忙。
出示:
(3)小组合作研究其他四幅图的面积。
引导学生进行全班汇报和交流。第二、三幅图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怎样用分割、平移把不满一格的部分拼成整格。第四、五幅图把交流的重点放在如何处理不满整格的部分,提示学生可以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3.出示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贴图)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流程三:综合练习
1.出示练习八第2题。
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1)先独立拼一拼,再交流。
提醒学生用边长,即长和宽的数据来描述自己拼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拼搭出的各种图形。
提问: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拼成的正方形完全相同,也就是面积相同的正方形完全相同,但拼成的长方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也就是面积相同的长方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提问: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面积还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
预设1:回答4、16、25平方厘米等正确答案。提问: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预设2:回答错误。提问:为什么不能拼成大正方形?
提问: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面积最小是多少?自己拼一拼。
用这4个小正方形,你还能拼出怎样的图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贴图。
提问:你能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用同样多的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面积相等,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出示练习八第7题。
在方格纸上,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独立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
3.估测活动。
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和数学书,提问: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报纸,提问:这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小组内完成,交流汇报。
▍流程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