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24时记时法,千米和吨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24时记时法,千米和吨复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0 15: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5页的第7~10题。
1.使学生丰富对年、月、日,24时记时法,以及千米和吨的认识,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单位换算,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丰富对年、月、日,24时记时法,以及千米和吨的认识,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单位换算。
运用记时法和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对年、月、日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流程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会记日记 吗?老师也写了一篇日记,大家有兴趣看吗?
课件出示日记,指名一人读一读。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多云
早上起床,天气不错,我想了想今天要办的事情,总共有三件。一件是去快递公司寄快递,一件是去超市买一些东西,另一件是去银行交水费。
▍流程二:分块复习
1.复习年、月、日相关知识
谈话:这是日记的第一段,这些文字里包含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呢?
引导学生想到日期。
板书:年、月、日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
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做的整理。
根据课件展示,逐步提问:
(1)一年有多少个月?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怎样判断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3)一年中最特殊的一个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5)今年全年有多少天?离今年最近的一个闰年是哪一年?那一年全年有多少天?
(6)怎样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7)6月在第几季度?这个季度还有哪几个月?其他几个季度包含哪几个月?
(8)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一一展示。
提问:原来我们学习了这么多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呀。时间单位除了有年、月、日以外,还有哪些呢?
板书:时、分、秒
2.复习24时记时法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
一天有( )个小时,有( )个8时,一个是( )8时,用24时计时法写作( ),一个是( )8时,用24时计时法写作( )。( )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也是第二天的开始。
谈话:刚才的日记中,老师一共要完成三件事,分别要去哪几个地方,你还有印象吗?
提问:这里有3块营业时间的表示牌,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是快递公司的,哪个是超市的,哪个是银行的。
课件出示,学生进行判断。
提问: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想到超市一直营业到很晚,银行分为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而且不会那么早营业,剩下的就是快递公司。
提问:你能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它们各自的营业时间吗?
快递公司:早上6时——傍晚6时
银行:上午9时——下午5时
超市:早上7时——晚上10时
提问:这三家单位,哪一家的营业时间最长?超市每天营业多长时间?
学生自己计算,全班核对答案。
提问:快递公司和银行分别营业多长时间?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答案。
3.复习千米和吨相关知识
谈话:刚才老师的日记只出现了第一段,接下去还有一些内容,要继续看吗?
出示日记第二段:
在出发前,我想了一下路线,这3个地点不在一条路上,所以我要考虑一下怎样走比较合理,它们大致位置是这样的:
请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明确:从家到快递公司是1200米,从家到银行是800米,从家到超市是1千米。
提问:这几段路哪一段最长?
板书:1200米>1千米>800米
提问:你对1千米的距离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觉得,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去做这三件事比较合适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都可以。
谈话:大家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的想法和刚才×××同学说的是一致的
出示日记第3段:我决定先去邮局把快递寄掉,然后去银行交水费,最后再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如果买的东西太重,再去办其他事情就不太方便了。
我顺利地寄完了快递,在银行交水费时排了一会儿队,在等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家庭用水实行的是阶梯水价,简单说就是用得越多,单价越高。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大家节约用水的意识,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一个三口之家一年(按365天计算)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呢?大约是多少吨?
学生在数学本上进行计算,指名一人板演。
全班核对答案,了解错误的原因进行纠正。
谈话:最后我去了超市购物,这是我买的几件商品和重量,你能把它们对应起来吗?
大米 5千克 洗衣液1千克 薯片70克 果珍200克
出示日记的最后一段。
当我拿着这些东西走出超市大门的时候,再一次庆幸自己的规划是正确的,如果拎着这么重的东西再去做别的事,就算我有电动车也一定会累趴了。当我回到家时才发现,我出门时是9时30分,到家已经快中午了,还有15分钟就到12时了,这一早上真忙呀!
▍流程三:全课小结
谈话:老师的日记看完了,这节课的复习也要结束了,我们总共复习了几方面的知识?
小结:复习了年、月、日,24时记时法,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
谈话:这些单位间分别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来整理一下。
▍流程四:课堂作业
教科书第105页的第7、8、9题。
▍流程五:拓展应用
谈话:刚才的日记中其实还隐藏了几个小秘密,等待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破解。
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①快递首重(1千克以内)5元,续重每500克2元,我付了9元邮费,物品最多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②我们家2个月用水24吨,照这样计算,上半年大约用水多少吨?全年大约用水多少吨?
③我早上去办事,从出门到回家,总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期末复习
时间单位:年 月 日 时 分 秒
60 60
长度单位:千米 米
1000
重量单位:吨 千克 克
1000 1000
十 期末复习
2 年、月、日,24时记时法,千米和吨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这里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导入,因为学生对老师的事情是非常好奇的,当老师提出要和他们分享日记的时候,他们内心是非常兴奋,充满期待的,这样的复习课至少可以让学生们觉得不是枯燥无味的。另外写日记就必然要用到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因此这里的导入一方面是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设计思想 给出三家单位的营业时间,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学生最先判断出的应该是超市,因为相对于银行和快递公司,学生对超市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会有晚上和家长逛超市的经验。而银行和快递公司对学生来说稍微有些陌生,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们的营业时间,如果有的学生知道银行分不同的业务种类,就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了。
设计思想 学生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有的会从距离上进行考虑,有的会从自己的活动习惯上进行考虑,有的学生也会从生活实际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抛出不是为了得到统一的答案,而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也是为了调节一下课堂的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
设计思想 这3个问题稍微有点复杂,但是都在学生能力可以解决的范围内,让他们课后去破解这些小秘密,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也属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