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0 15: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第17~22题。
1.使学生通过课前微视频学习,掌握基本的整理复习知识点的步骤,并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
3.使学生积累认识平面图形以及研究有关平面图形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平面图形的综合问题。
课前观看《(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整理复习》微视频、课前整理的第六单元知识点以及好题推荐、课件。
▍流程一:交流课前看微视频的收获
1.谈话:课前咱们看了一段微视频,还记得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2.小结: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如何整理复习,而且大家还尝试整理了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下面就请你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整理的内容。(出示课件)交流时,请你注意这两点要求:
(1)按顺序依次汇报整理的内容、过程。
(2)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修正,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内容。
3.学生汇报交流。要求:请你将课前整理好的知识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流程二:分享学习
1.提问:通过小组交流,谁来说一说第六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汇报,补充。(板书:含义 单位及进率 计算)
小结:通过大家的整理和交流,我们知道了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经验分享。挑选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整理的作品,全班学生一起来看。
(出示课件:第一组作品)仔细看一看,你有什么想说的?(板书:全面)
(出示课件:第二组作品)这两位同学整理得也很全面,再仔细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板书:有序)
3.提问:通过看微视频后自己整理复习第六单元,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分享,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刚才大家提到的整理复习要求是全面、有序,其实在微视频中也提到了。还记得吗?
▍流程三:巩固运用
1.完成第17、18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全班核对纠错。
(3)通过刚才这道题的练习,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完成第19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2)全班汇报。提醒学生使用正确的单位名称。
过渡:刚才大家练习的三道题都是基础题。在课前除了整理知识点,大家还推荐了一些精选好题。在同学们推荐的好题中,老师获得了一些启发,把一些题目合在一起做了一点变化。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3.(出示课件)
问题1:这辆洒水车从A地到B地,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问题2:在市民广场四周围栅栏,需要( )米的栅栏。那如果用边长为4平方米的方砖来铺市民广场的话,至少需要( )块方砖。
(1)图上的信息能看懂吗?
(2)拿出练习纸,自己选择其中的一道题完成。
(3)在四人小组内按顺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补充修正。
(4)全班纠错。
问题3:在市民广场的东面准备建一个花圃。这个花圃的形状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画一画。(单位:米)(提示:10×4)
(1)学生独立思考。
(2)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画: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也可能画长是10米、宽是4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画。
(3)小结:有的同学把提示中的算式看成是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也有的同学把它看成了长是10米、宽是4米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最后这个花圃的形状其实是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问题4:将这个花圃平均分成4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地,每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多少?
(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3)小结:要求每块长方形地的周长,要求出一条宽的长度,也就是10米的四分之一,即25分米,那么周长是100×25=2500(分米)。这里要注意单位换算。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进一步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课后请四人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流程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20题、第21题。
十 期末复习
4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