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5《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5《认识平年和闰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0 15: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7~48页的例2和“想想做做”第1~3题。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含义,知道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能正确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2.通过探索平年、闰年分布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含义。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课件、2005~2016年各年的年历。
▍流程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丽是2008年出生的,到今年2015年,全家人只为她庆祝了两个生日。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提问:为什么她到今年才过了两个生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她是2 月29 日出生的。
有平年和闰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年和闰年。(板书:认识平年和闰年)
▍流程二:主动建构
1.发现规律
谈话:请拿出2008年到2015年的年历,对比着找一找,小丽应该是2008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小结:2008年2月、2012年2月的天数和2009年2月、2010年2月、2011年2月、2013年2月、2014年2月、2015年2月是不同的,都是29天。所以小丽应该是2008年2月29日出生的。(出示课件)
指出: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提问:谁来说一说2008年到2015年中,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平年和闰年的天数是不一样的,你能很快算出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想到:
(1)365+1=366(天)
(2)31×7+30×4+29=366(天)
提问:下一个生日小丽什么时候过?为什么?
启发:猜一猜,平年和闰年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小结: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和1个闰年。
提问:那么201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020年呢?还要依次去看年历吗?
启发:将闰年的年份数分别除以4,看看得到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点。如果将平年的年份数分别除以4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可以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指出: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3.判断练习(出示课件)
下面的年份,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平年和闰年。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吗?
课外知识链接:(出示课件)
指出:由于每4年设置1个闰年,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周期还存在一些误差,所以人们又补充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则不是闰年。
4.介绍简单的判断方法
谈话:下面,老师介绍一种判断平年、闰年的简便方法。当公历年份不是整百数时,只看年份数的末两位数是不是4的倍数,如果年份数末两位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只看年份数的千位与百位组成的两位数,如果这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反之,就是平年。下面我们来试一试下列各年份,哪些是闰年,哪些是平年。
1840年、1914年、1966年、2302年、2400年、2100年。
▍流程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介绍“季度”的含义。
填表。
全班交流。提问: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
指出:一年有四个季度和通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不是一回事。一年中的四个季度如何划分非常明确,而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全国各地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差别很大,四季的长短和起止时间各不相同。气象部门提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划分的标准,大家可以阅读第50页“你知道吗”了解有关的信息。
▍流程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