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0 15: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的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乘法计算”。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和“同头尾合十”),并能初步归纳、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使学生主动对所探究的规律进行猜想,产生探索规律的意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具体的计算问题中,提高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计算中的奥秘和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观察发现并总结规律。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规律
谈话导入:数学是一门充满奥秘的学科,例如数字排列的奥秘、图形变化的奥秘,其实计算也不例外,在咱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出现过,一起来看看吧!(出示9×1= 9×2= 9×3= 算式有规律吗?结果有规律吗?)其实这就是9的乘法口诀,利用这样的奥秘方便我们解决有关9的计算,计算中的规律还有很多,就在我们刚刚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之中,也蕴藏着许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带着发现的眼睛、理性的头脑来完成一次奇妙的数学家之旅吧!愿意参加的同学,请眨眨眼睛。(板书课题)
▍流程二:尝试探究,发现规律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24×11、53×11
①猜想规律
这儿有两个算式,它们都是一个数乘11,你会计算吗?计算前咱们一起想想,这里蕴藏的规律有可能与哪些有关?(得数与因数间、数字之间)(板书:猜想)大胆猜一猜。
②尝试探究
独立尝试:下面试一试,请独立计算两道题,两名同学板演。
观察发现:仔细观察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将发现与四人小组的同伴交流,说说你是如何发现的,发现了什么。
③学生汇报:
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提示:以题目为例,说清发现的过程、所说的是否正确、小组有没有补充。)
相同发现的同学请举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结合计算的过程想一想。(结合算理说明)
④总结推广:大家做得很好,规律的形成需要咱们像刚才那样,借助具体例子进行观察、猜想和感受,可是仅凭两个例子就得到结论,你们认为理由充足吗?那怎么办?(板书:验证)集大家的力量,将例子的范围扩大。
(2)出示62×11、52×11、71×11、59×11
从中任挑两题,先根据猜想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计算验证。中途遇到困难可以举手或两人小组低声交流。
验证成功了吗?不成功的举手,做标记,其他几题都成功了吗?投影展示,一题题汇报
重点关注59×11,问题在哪里?可以解决吗?为什么百位上的“5”变成“6”?这符合我们一开始的猜想吗?回过头看,要注意什么?
归纳提升:经过验证,现在可以给咱们的发现下一个结论了吗?(板书:总结)试着说给同桌听一听。
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这样的规律可以怎样简洁地来表达呢?
口诀配上动作“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你能写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同桌吗?(投影或黑板记录)
2.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22×28、35×35、56×54
①观察算式
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
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板书:同头尾合十)
这几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仿照刚才的探究过程,先算一算、填一填,仔细观察、大胆猜想、谨慎验证,再四人小组交流。(关注有无出现特例)
②小组汇报:出示计算过程,说小组发现;验证过程的细节描述;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
汇报总结:
积的末两位就是原来两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乘。
积前面的两位是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比自己大一的数所得的积。
关注为什么会这样。(结合算理发现规律的本质)
③总结规律
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运用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观察每组算式和得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3.回顾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是怎样一步步发现规律的?发现了哪些规律?
▍流程三:多层训练,运用规律
1.你能直接报出下列算式的得数吗?
21×11= 11×63= 74×11=
45×45= 23×27= 81×89=
2.抢答环节:出示几组题(5秒消失)
56×11= 94×96= 27×11= 63×67=
11×91= 40×11= 78×72= 50×50=
▍流程四:全课小结
1.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疑问吗?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大胆的猜想、谨慎的验证找到了计算中的有趣奥秘,这种探索的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好办法,规律的发现还为后面的计算带来了便利。以后我们还将接触到用计算器探索更广泛的乘法的规律(出示例子),感兴趣的同学依照今天所经历的研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可以自己进行尝试。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教学须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虽然有关规律的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时有出现,例如找几个算式的规律等,但真正的规律教学,这是第一次,因此,让学生从以往的例子入手,感受规律的普遍性和趣味性。
设计思想 规律教学重在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因此从例子的出示开始,让学生体验“猜想——验证——总结”的完整过程,有利于数学思想的渗透。
设计思想 观察是研究的起点,从观察入手,总结发现,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真交流”,通过小组反馈的形式,促进组内学习与组间学习。
设计思想 规律的验证需要大量的例子和教师给予有效引导,在验证中让学生体验普遍现象和特殊情况,探究的脉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整个过程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自身的严谨性。
设计思想 规律的总结需要体现思维的提升,将操作的过程理性归纳,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用形象的动作和口诀帮助归纳和记忆,能够体现规律的本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设计思想 此环节中的规律探究完全交由学生完成,教师组织一次大的活动,学生完整地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从小组的合作过程中体会规律形成的奥秘,同时关注与算理的结合,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学生反馈也用大问题的形式展开,便于思维发展的整体性,也更利于学生互动学习。
设计思想 适时的归纳和总结是学生思维理性提升的重要环节。养成反思的习惯,便于知识的固化和迁移。
设计思想 练习的设计强调对规律的总结与应用,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促进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在具体例子中,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突破本课重难点。
设计思想 回顾的过程注重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猜想——探索——发现”等一系列活动,正确地把握了思维的方向,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规律的应用价值。课后的延伸促进学习的延续,关注知识的前沿和后续,促进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