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细胞的增殖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有丝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精确复制和分离, 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科学思维: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行为和数量变化,认识到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维持亲子代细胞在遗传上的连续性,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发展抽象概括的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发展科学探究的技能。
社会责任:从细胞增殖与个体发育的关系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同合作与奉献的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的意义。
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
三课前预习
1.《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名称 描述
脂质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 ________的重要成分。
核酸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显性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其其遗传信息存在RNA中,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细胞膜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细胞核 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________的控制中心
细胞周期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_____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3.请围绕高等植物洋葱来完成下表。
细胞类型 洋葱(1)_______细胞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洋葱管状叶的叶肉细胞
合成ATP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__________
不具有的细胞器 (3)_________ 中心体和叶绿体 中心体
实验用途 观察有丝分裂 观察线粒体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实验试剂或原理 需要(4)______染液 需要(5)_______染液 需要(6)_______作提取液
4.细胞增殖: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_____________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细胞数量的增多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细胞增殖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5.概念填空: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______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_______并生成ATP的过程。
(2)光合作用是指_________通过叶绿体,利用_______,把_______和_____转化成储存_______的有机物,并释放______的过程。
(3)_____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6.无丝分裂:一般是_______先延长,其的中部向内_____,缢裂成为_____________;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所以叫作无丝分裂,如_____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自我检测
1.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e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a~b过程发生了中心粒的倍增
C.b~c过程核膜逐渐解体
D.d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可能排列在赤道板上
2.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O~A段的DNA复制,使染色单体形成
B.B~C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中无细胞板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1∶1∶1
3.以下为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变化完成后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分子数
B.②③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数目增加并形成纺锤体
C.④⑤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
D.这种变化过程有利于产生不同性状新组合的后代
4.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依赖SAC蛋白,它监控着纺锤丝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APC为后期促进因子,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叙述正确( )
A.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期合成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前期复制并移向两极
C.当进入有丝分裂中期时SAC蛋白与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
D.若在细胞分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
5.洋葱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下列相关叙述中,材料选择、观察方法的选择、实验目的等都正确的是( )
A.用有机溶剂提取洋葱管状叶中的色素,再用低倍镜观察纸层析结果
B.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制作洋葱鱗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D.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质壁分离验证细胞渗透失水
6.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得到下图所示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B.该细胞所含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C.细胞中染色体的排列与纺锤丝的牵引有关
D.观察之前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7.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间(h) 1.3 2.7 2.9 0.6 7.5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他们把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记录在实验报告中,记录无误的是
A.染色体、细胞板、纺锤体 B.中心体、叶绿体、细胞核
C.核仁、纺锤体、赤道板 D.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9.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
10.下图①表示显微镜调试好后,初步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分裂图像。图②表示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镜头转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B.要看清视野中a处的细胞,应先将装片适当向上移动
C.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图②中由甲换成乙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多种细胞器膜(或多种细胞器膜、核膜) 核糖核苷酸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代谢和遗传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 染色体经过复制 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3. 根尖分生区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大液泡、中心体和叶绿体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健那绿 无水乙醇
4. 无 细胞数量的多少 细胞分裂 生长、发育、繁殖、遗传
5. 细胞 二氧化碳 能量 绿色植物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氧气 连续分裂
6. 细胞核 凹陷 两个细胞核 纺锤丝和染色体 蛙
四自我检测
1.B
2.D
3.A
4.C
5.D
6.B
7.A
8.D
9.B
10.D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