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三角形应用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2.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应用正弦及余弦解直角三角形,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还经常应用正切和余切来解直角三角形,从而
使问题得到解决.
2.例题分析
例1.如图6-21,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
∠A=26°,
求中柱BC(C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精确到0.01米).
分析:上图是本题的示意图,同学们对照图形,根据题意思考
题目中的每句话对应图中的哪个角或边,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由题意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26°,
AC=5米,可利用解Rt△ABC的方法求出BC和AB.
学生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可自行完成。
例题小结:求出中柱BC的长为2.44米后,我们也可以利用正弦
计算上弦AB的长。
如果在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效果会更好,不仅使学生掌握选何
关系式,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关系式,以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本题是把解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
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距离灯塔
P有多远(精确到0.01海里)?(图见课本P93)
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说明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利用哪个三角
形来求解,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中的哪一种解较为简便?
3.巩固练习
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
角∠ACD=52°,已知人的高度是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米).
首先请学生结合题意画几何图形,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Rt△ACD中,∠D=Rt∠,∠ACD=52°,CD=BE=15米,CE=DB=
1.72米,求AB?
4.解直角三角形有广泛的应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
活运用相关知识,例如,当我们要测量如图所示大坝的高度h时,
只要测出仰角a和大坝的坡面长度l,就能算出h=lsina,但是,
当我们要测量如图所示的山高h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是
由于不能很方便地得到仰角a和山坡长度l(图见课本P94)
与测坝高相比,测山高的困难在于;坝坡是“直”的,而山坡是“曲”
的,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化曲为直,以直代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设法“化曲为直,以直代曲”. 我们可以把山坡“化整为零”地划
分为一些小段,图表示其中一部分小段,划分小段时,注意使每一
小段上的山坡近似是“直”的,可以量出这段坡长l1,测出相应的仰
角a1,这样就可以算出这段山坡的高度h1=l1sina1. 在每小段上,
我们都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算出各段山坡的高
度h1,h2,…,hn,然后我们再“积零为整”,把h1,h2,…,hn相加,于是
得到山高h.
例 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图中i=1:3是指坡面的
铅直高度DE与水平宽度CE的比),根据图中数据求:
(1)坡角a和β;
(2)坝顶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m)
(三)总结与扩展: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
用正切或余切解直角三角形,从而把问题解决.本课涉及到一种重
要教学思想:转化思想.
四、布置作业
i=1:1.5
i=1:3
β
α
6m
C
E
F
D
A
B
个性教案:
个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