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测试:第4章《代谢与平衡》综合测试(18)

文档属性

名称 名校测试:第4章《代谢与平衡》综合测试(1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2-03 10:54:16

文档简介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D
4.C
5.A
6.B
7.C
8.C
9.B
10.A
11.B
12.B
13.A
14.C
15.D
16.B
17.D
18.C
19.C
20.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消化腺  (2)④  (3)②
22.(1)小肠  (2)防止血液倒流  (3)白细胞  (4)②⑤⑥
23.(1)增多  (2)肺循环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减少  
24.(1)肾小球  (2)肺泡.
25.(1)⑤; (2)原尿  (3)静脉  (4)低
名校测试:九年级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综合测试(1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的病人不能进食,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这主要是因为(  )
A.葡萄糖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
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储备能源物质
C.葡萄糖能够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葡萄糖
2.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作用巨大不能被取代的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脂肪 D.糖类
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胰腺,它能分泌胃液
B.②是肝脏,它能分泌胰液
C.③是胃,它能分泌胆汁
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这便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动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5.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  ) 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6.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
A.X
B.Y
C.W
D.X,Y,W都是
7.分别向盛有2mL植物油的甲、乙两个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胆汁和清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甲试管植物油明显减少。原因是(  )
A.胆汁将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B.胆汁使植物油挥发性增强
C.胆汁将脂肪大颗粒乳化成小颗粒 D.胆汁与脂肪发生化学反应
8.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严重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9.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10.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11.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与尿酸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  )
A.肝脏 B.肾脏 C.肺 D.直肠
12.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13.某病人验尿时发现尿中有血细胞,可能的原因是?(  )
A.图中①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B.图中②与③之间发生堵塞
C.图中③的功能产生障碍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图中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发生改变
14.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肾细胞的呼吸作用
15.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高等生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细菌生存着。这些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6.一次手术中,外科医生从某人的消化道中取出流汁内容物,内含蛋白质,多肽、淀粉、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内容物可能从哪里取出(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7.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只有体循环 B.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C.只有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18.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①有多种酶参与 ②最适合pH是7
③最适温度是40℃ 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9.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从图表中可知1是(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20.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若c血管与a血管内的血液相比,尿素分子明显减少,则c内流静脉血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所示的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消化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图中①、③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组成中的   。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    中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   (填标号)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病等消化道疾病。
22.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2)C系统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某人患阑尾炎时,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    。 (4)图示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是哪几条?   。(填图中数字序号)。
23.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心脏的四个腔,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餐1小时后,与①处相比,②处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血液流经“B→⑤→肺→⑥→C”的循环途径称为     ;经过该循环途径,血液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 (3)血液流经肾脏后,④处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与③处相比    (填“增多”或“减少”)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4.如图为身体某部位毛细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1)如果A和C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那么B所代表的结构是   。 (2)如果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B可能是     处的毛细血管。
25.请根据右边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④、   和⑥等部分。 (2)图中箭头A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相应作用.通过该生理过程,在图中⑤内形成了      。 (3)图中②所指的血管名称是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4)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②与③内流动的液体相比较,②内液体中尿素含量较   (高、低)。
26.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PO2和PCO2:分别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力(压力越大,浓度越高),括号内的数字单位是千帕(kPa)。请回答:
⑴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力(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 。
⑵图乙中,血管D与血管C相比,血管D的结构特点是 。
⑶血管A与血管C相比较,其内流动的血液的主要差别是血管A内的血液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7.果汁生产厂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内含果胶)来提高出汁率。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 A;
②将果胶酶与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 水浴中恒温处理10分钟,如图B;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再取等量的果胶酶与苹果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并记录果汁量如下表: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果汁量/mL
8
13
15
25
15
12
11
10
请回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果胶酶只能对果胶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体现了酶的   ;
(2)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左右时,果胶酶的活性较高;
(3)进行实验①的目的是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8.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后会导致组织缺氧,严重者还会使人致死.用“亚硝酸盐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可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下表是某校生物活动小组检测的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里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放置时间(h)
0
6
12
18
24
亚硝酸盐含量
2.5mg/kg
4.5mg/kg
7.5mg/kg
11.0mg/kg
17.5mg/kg
请你回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由表中可知,剩菜由于盐渍能产生亚硝酸盐,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亚硝酸盐含量      。 (2)如今,食品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此结果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蔬菜应做到           ,尽量避免吃剩菜和不吃隔夜菜。 (3)有人说:“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请你设计一组实验加以验证。 提供条件:同锅炒熟的某种蔬菜;冰箱;钟表等. 实验步骤: ①                     ; ②                                 .
预期结论:                       。
29.唾液淀粉酶是唾液腺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1)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唾液淀粉酶将 消化为麦芽糖的缘故. (2)右图曲线a和b表示唾液淀粉酶催化某反应生成麦芽糖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产生曲线a和b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