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章 地球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运动
① 自转方向
② 周期
③ 自转线速度、角速度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 昼夜交替
② 地转偏向力
③ 时差
1地球自转的规律
北极上空俯视
N
南极上空俯视
S
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北极上空(俯视图)
南极上空(俯视图)
自西向东
(侧视图)
1、自转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北极
南极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1、自转方向
缩记:北“逆”南“顺”
N
S
北极俯视
逆时针
南极俯视
顺时针
侧视
自西向东
2、自转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 59 昼夜更替周期
太阳日是假周期,主要是方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计时;
恒星日主要是服务科学研究计时
2、自转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太阳日>恒星日
太阳日24h,恒星日23h 56′4″
遥远的恒星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1、太阳(距离地球:0.000158光年)
2、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距离地球:4.3650光年)
1光年=9.5万亿千米
3、自转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
角速度:以弧度为单位的圆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度即为角速度。
角速度=
=
=15°/h
思考:是不是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角速度都是15°/h
规律: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1°/4min
线速度:物体上任一点对定轴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称为线速度。
线速度=
=
?
南极
北极
地心
赤道
30°N
60°N
V赤道
≈1667km/h
V30°=
?
30°
6371km
≈1447km/h
V60°=
≈837km/h
V90°=
0
1667
1450
837
0
规律: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或者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2.两极地区线速度为0
3、自转速度
3、自转速度
北极
南极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无角速度
3、自转速度
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现象?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
假如地球不会自转……
昼夜更替仍然存在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交替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右图为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夜晚),若AB为晨线,则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北极点。
(2)确定时间:
①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切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12时或24时(0时),
②日期与季节:
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重合,则可判定这一天为二分日;
晨昏线极圈相切,可判定这一天为二至日
2、地转偏向力
赤道
3、地方时
伦敦
0时区
北京
东京
东9区
华盛顿
西5区
堪培拉
东10区
新德里
东5区
莫斯科
东3区
旧金山
西5区
3、地方时
中时区
12区
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80
N
90 E
90 W
3、地方时
0°
7.5°E
7.5°W
15°E
零时区
22.5°E
30°E
东一区
东二区
37.5°E
45°E
60°E
52.5°E
75°E
90°E
105°E
120°E
135°E
150°E
165°E
180°
67.5°E
82.5°E
97.5°E
112.5°E
127.5°E
142.5°E
157.5°E
172.5°E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15°W
30°W
45°W
60°W
75°W
90°W
105°W
120°W
135°W
150°W
165°W
180°
52.5°W
37.5°W
22.5°W
67.5°W
112.5°W
97.5°W
82.5°W
172.5°W
157.5°W
142.5°W
127.5°W
西一区
西二区
西三区
西四区
西五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八区
西九区
西十区
西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东西十二区
时区:以经度每 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划分 个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3、地方时
欲求任意两时区的时区差
如:东3区 和 西5区
同 减 异 加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西6区 的中央经线
时区 × 15
3、地方时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51 E、98 W
经度 ÷ 15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 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3、地方时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
北京的地方
120 E
116 E
4、日界线
加一天
减一天
4、日界线
N
0°
180°
90°E
90°W
120°E [12:00]
60°W [0:00]
180°
人为[固定]日界线
自然[变动]日界线
7月6日
7月7日
4、日界线
12月22日(新1天)
12月21日(旧1天)
180
0
90 E
90 W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0:00
+1
-1
-1
+1
4、日界线
172.5 E 180 172.5 W
东12区
西12区
日界线
A、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要变更。
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钟点的经线。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0
西 东
西 东
归纳总结
自转规律
地理意义
自转速度
自转周期
自转方向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地球自转
基础
重点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