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1节 两种电荷
情景
引入
合作
探究
课堂
小结
随堂
训练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
梳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及认识摩擦起电的本质。
2.掌握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4.知道自由电子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5.知道原子及其结构。
女孩的头发为什么竖起来了?
1
情景导入
摩擦起电
一
2
两种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定义
带电体的性质
生活中有关摩擦起电现象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
E.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扬扬,四处飘落
F.磁铁吸引铁钉
CEF
[拓展延伸]其他有关摩擦起电的生活实例
(1)气球摩擦过,靠近头发,发现头发飘起来了
(2)梳头发后梳子能够吸引一些碎纸片
(3)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细小的水流。
(4)在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5)穿着化纤衣服走路时,裤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6)电视机屏幕上经常有一些灰尘。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二
视频演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实验现象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小资料: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1. 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要点精析: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3)上述的“正”和“负”不同于数学中的正负数,并不是表示电荷量的多少,只是用来区别电荷的性质。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易错提醒:与带电体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与带电体不同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例2.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若C带负电,则( )
A. B可能带负电
B. A、B一定都带正电
C. B可能不带电
D. A一定带负电
B
验电器
三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构 造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负电)
橡胶棒
有多余的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不缺电子
得到一些电子后
带上了负电
(带正电)
玻璃棒
缺少电子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不缺电子
失去一些电子后
带上了正电
排斥,张角变大
排斥,张角变大
接触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接触极性相同的不同带电体时,金属箔张角大小不一样,说明什么问题?
验电器只能是定性的检验电荷的多少,不能直接检验带有某种电荷。可能是负电荷,也可能是正电荷。
温馨提示
电荷量
四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注意:不要混淆了电荷量的符号Q和电荷量单位“库仑”的符号C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3
原子及其结构
库伦
注意:
(1)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电的电荷量最小。
(2)e=1.6×10-19 C。
(3)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1. 原子呈中性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荷量相等,故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呈中性。
2. 易错提示:电荷不同于电子,电荷包括正电荷、负电荷;而电子只是带负电荷的一种粒子。
要点归纳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摩擦起电。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摩擦起电的认识: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结果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实质 电荷转移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易错提醒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小资料
(一)自由电子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金属的外层电子容易丢失,这些从原子内跑出来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二)静电现象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当电荷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产生放电、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例如闪电、脱衣服时有火光等。
[知识拓展]
有关静电现象的例子: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电视机、电脑屏容易吸附灰尘,裤子在秋天容易吸附灰尘,雷暴。
温馨提示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式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用验电器来检验。
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A
B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4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A
B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都是绝缘体。
(3)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2.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
3.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归纳]
特征 原因 常见的材料
导体 善于导电 有大量的 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
食盐水、石墨
绝缘体 不善于 导电 只有少量的 自由电荷 橡胶、塑料、陶瓷、
玻璃、食用油
注意:
(1)不要误认为绝缘体不能导电。绝缘体导电能力弱,但能够导电。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
4. 金属导电是因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
5. 物体导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内部可以自由移动电荷的多少。
6.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相互作用 规律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量
导体、绝缘体
自由电荷
正、负电荷
验电器
原因
实质
5
课堂小结
6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