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地理(湘教版)
选修三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从华夏古文明到能源重化工基地,再到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它的发展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密不可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程标准
生产瓷器用的瓷土,又称“高岭土”,因发现于我国江西景德镇市浮渠县高岭村而得名。景德镇境内瓷土资源分布广泛。依托优质的瓷土矿资源,千百年来能工巧匠 造就了享誉世界的“瓷都”。
景德镇陶瓷大多是艺术陶瓷、生活陶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著称,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代,五代时大量烧制优质白瓷、历经漫长时期的开发,如今景德镇的瓷土矿所剩无几。留给高岭村的是大量尾砂和采矿坑遗址。2009年,景德镇被列为资源枯竭性城市。
探究
1、探讨景德镇自宋代以来发展成为我国“瓷都”的优势条件。
2、随着高岭土资源的逐渐枯竭,景德镇如何保持瓷业的高水平发展?
丰富的瓷土矿产资源;悠久的生产历史;精湛的生产工艺;便利的交通条件;
寻找高岭土的替代品;提高瓷土矿的利用率;加强科技水品,研发新型产品。
PART 01
自然资源概述
请列举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自然资源?
大奇山森林公园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土地资源……
图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太阳能
1.概念
是指存在于 ,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
的总称
自然界
经济价值
物质和能量
一、自然资源概述
以下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闪电、电视机、石油、汽油、煤气、河水、金矿、太阳光热、石灰岩、大理石建材
(1)自然资源有哪些属性特征?
(2)下列说法说明了自然资源的哪种属性?
A.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
B. 提倡节约和珍惜用水。
C. 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水。
D. 森林的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
——多用性
——有限性
——地域性
阅读:自然资源的属性
阅读:自然资源的属性
——整体性
根据增值性能分类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根据自然属性分类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
3.分类
[知识扩展]
能源: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资源。
根据开发利用的技术分类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沼气、地热能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素有“煤都”美称。
山西省自然资源类型多样且丰富,以山西的煤炭资源为例,看图归纳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
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
1、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2、分布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3、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中国煤炭资源
China's coal resources
北多南少
特别集中在黄土高原
农业社会阶段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山西整体轮廓,呈平行四边形。黄河三大支流之一的汾河将多个盆地串联。中南部为汾河谷地,是晋陕盆地带的重要部分。
试分析山西古文明遗址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尧都平阳 舜都蒲坂 禹都安邑
农业社会阶段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山西整体轮廓,呈平行四边形,由南向北依次主要是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和大同盆地等,黄河三大支流之一的汾河将多个盆地串联。
试分析山西古文明遗址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1、位于汾河谷地,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2、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工业社会阶段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素有“煤都”美称,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地好、埋藏浅和易开采等特点。
除去煤炭外,其他矿产资源也丰富。铝矾土储量居全国首位,此外,居全国首位的还有芒硝、耐火粘土、珍珠岩和镓;硅、金、银、石墨等矿产也都有综合开发价值,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我国在山西建立了大小的煤炭工业基地,使山西省成为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山西,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出产的煤炭曾“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然而当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之时,患有煤炭“依赖症”的山西经济却失去了光。
工业社会阶段
1、不合理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技术水平低,资源仅作为初级产品出口,经济效益低;
3、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
山西省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遭受了“资源诅咒”,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山西,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出产的煤炭曾“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然而当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之时,患有煤炭“依赖症”的山西经济却失去了光。
山西省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遭受了“资源诅咒”,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工业社会阶段
1、合理规划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2、提高开发技术水平,减少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发展科技,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4、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
信息社会阶段
“十四五”期间,山西将围绕“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坚定走煤炭“一优三减”之路;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研发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向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注重省内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新动力。。
议一议,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有哪些
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促进煤化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供给能源安全;
4、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5、减缓煤炭枯竭进程,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看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甲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没有用于生产和生活,故A不选;丙和丁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量与物质,但不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故CD不选;乙既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又可用于生产和生活,故B正确。答案选择B。
【参考答案】1.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选项属于图例乙所示的是( )
A.铁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淡水
【解析】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乙表示自然资源,结合选项可知,焦炭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不选;雷电和沙漠是自然环境中的,但是沙漠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故B不选;化肥和大米不属于自然资源,故C不选;森林、淡水属于自然资源,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故D正确。答案选择D。
【参考答案】2.D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利用率高 B.资源丰富
C.人口过多 D.气候湿润
【解析】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资源分布较少,故B错;由于科技较发达,因此资源利用率高,故A正确;人口众多,不是影响资源诅咒系数的主要原因,故C错;气候湿润属于气候资源,与材料中显示的诅咒系数关系不大,故D错误。答案选A。
【参考答案】3.A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4.根据题意,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故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节约成本,扩大经济效益,故②正确;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无法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故③错误;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有效的带来环境效益,降低系数,故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答案选B。
【参考答案】4.B
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资源,最有可能为矿产资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5.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社会阶段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因此甲乙丙可能是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故ABC不选;工业社会阶段主要利用的是矿产资源和能源,因此丁应该是矿产资源,故D正确。答案选择D。
【参考答案】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