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0 17: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练7教师卷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下列有关我国公务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坚持政治中立的原则④坚持和体现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据调查,解放初的农村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 )
A.宗法世俗控制农村民主选举 B.社会需求影响农村干部任用
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份 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完善
3.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章程》共分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计年入学、屋场图书器具、教员管理员五章,对办学宗宣、学生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员职责、教学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
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②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使选官制度进入到—个新阶段 ④标志延续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 )
A.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B.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
5.1913年7月22日,袁世凯在一道命令中回顾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年以来的用人及行政情况:“至于各部司员,半经伟人荐拔,本大总统求才若渴,固愿礼罗,各部总长,爱屋及乌,亦难固拒,弹冠相踵,滥竽日多。”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 )
A.选官及用人缺乏法制的规范 B.新旧势力相互妥协
C.中央政府忽视选拔实用人才 D.中央集权日渐削弱
6.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以确立:两宋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清末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说明( )
A.科举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科举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C.科举制有利于阶层的流动 D.制度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治理的需要
7.如图是民国二十二年颁布的一张甄别证书。下列有关这张证书的解读,符合史实是( )
A.证书来自于北洋政府时期 B.是文官考试后颁发的证书
C.女性不具备被甄别的资格 D.甄别有利于行政的连续性
8.中国近代某考试法规定:“文官考试,由铨叙局负责……中华民国男子,凡年满21岁,有3年以上国内外公/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历与毕业文凭……由国务院派人甄录试验及格者,均可报考。”上述考试法出台于( )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9.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颁布,其中的第四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于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这法案的推行( )
A.标志着公务员考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B.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
C.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问题 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10.明清时期,“士绅”凭借私人威望与能力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如教育、治安等。19世纪末20纪初,“旧吏多裁,今之教育、警察机关,多为本县之士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B.革命风潮加速传统社会瓦解
C.西学东渐造就新型教育体制 D.制度嬗变推进权力主体变迁
11.1930 年,国民政府成立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依法行使考试、铨叙之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构之干预,全面负责各类公职人员考试及各级公务员管理。该机关的成立( )
A.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 B.标志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C.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D.保证了政府考试公平公正的实现
12.1979 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将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 (如下表所示)。《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颁布意在( )
A.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B.深入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C.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D.加强干部管理的法制化
13.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清廷此举
A.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B.保持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C.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适应了选官制度变革的要求
14.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制度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大力加强对全国组织工作的领导;党员和干部的吸收、审查、教育、分配、保健等制度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下列属于新中国初期干部制度内容的是( )
A.干部是指在边区政府、工农民主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
B.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C.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
D.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15.1907年,清廷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进士、举人出身,次年廷试一次,做经义一篇,科学论文一篇,其中医、工、农等科及高等实业学堂毕业生可免做经义。对及第者,结合其学部考试等级及科名,授予相应的官职。这一制度( )
A.重视考查实践操作能力 B.削弱了中央的选官权
C.有利于社会治理近代化 D.推动了新式学堂发展
16.下表所示为不同时期文官的考试资格。其变化体现出( )
1913年北京政府所定文官的考试资格 凡年满21岁之中华民国男子,均可报考
1931年开考的南京政府所定选拔委任公务员的考试资格 ①师范及高级中学毕业生;②有同等学力,经普通检定考试及格者;③在教育行政机关服务满三年以上者;④高级小学以上学校教职员
A.选拔范围大为缩小 B.考试资格的平等性被弱化
C.考试的公平性增强 D.公务员政治素质的提升
17.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诞生。经过了20年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推行,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B.公务员考试已进入法制化轨道
C.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稳定推进 D.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
18.“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布以及随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等等”。对这一学制的评析错误的是( )
A.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促进了科举制的正式废除
C.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 D.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
19.1941年,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布了《修正高等考试及格人员选派规程》。修正后的规程缩短了学习人员的学习时间,降低了选派学习人员的资格经历要求,同时规定了严格而明确的培训要求,培训文官要求高级化,录训人员委任工作要实际化。这些做法( )
A.扩大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局面 B.适应了国民党维护战时统治的需要
C.强化了政府对国民的政治教育 D.发挥了人才在对日舆论战中的作用
20.晚清时期,从留学生中遴选官吏,一大批具有西学经历,了解西方政治法律制度以及科学技术的留学生得以进入官僚队伍。这反映了( )
A.选官制度的根本改变 B.官员任用机制的创新
C.清政府重视西学人才 D.中央集权受到了冲击
21.1933年,国民党中央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 )
A.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B.有利于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C.体现了公务员任用的公平公正 D.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2.1902年,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栏目设计努力向《钦定蒙学堂章程》靠拢。如图所示为该画报借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介绍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识。这表明《启蒙画报》( )
A.迎合了清政府的教育改革 B.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
C.意在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D.注重总结传统科技成果
23.民国时期实行公务员甄别,规定:审查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可任用公务员。但凡剥夺公权尚未复权者,亏欠公款尚未清结者,曾因贪污处罚有案者,吸食鸦片或代用品者,均不得任为公务员。这表明民国时期( )
A.公务员甄别只关注政绩 B.甄别合格的官员都具有实际才能
C.公务员考核注重德才兼备 D.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24.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在日本文部省直辖之各高等院校及程度相当的各项实业学校3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举人出身;在大学专科某科或数科,毕业后有选科或普通毕业文凭者,给予进士出身。这说明清政府( )
A.是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B.从依靠欧美转向求助日本
C.拓宽了人才选拔的渠道 D.根本上拒绝教育制度改革
25.1903年,朝廷颁发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游学日本章程》,规定只要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土等相应的头衔,并授予一定的官职以示奖劝之意。材料反映出( )
A.留学毕业生被列入选官的范畴 B.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C.近代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留学成为时人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末叶,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力量的近代知识分子的社会阶层。二十世纪初,这种状况有了改变。以当时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日本来说,1896年才开始有,1900年以前还不到一百人,1903年初已有九百人,到1905年、1906年更激增到八千多人。留日学生中,数量最多的是师范生,回国后就在学堂中任教,带来不少新的思想和习尚。在留日学生中,那时倾向革命的人越来越多,但还处在相当散漫的状态。1905年7月19日,首倡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而享有极高威望的孙中山来到日本,自然成为众望所归的共同领袖,成为足以团结各方面革命力量的中心人物。——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实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这种状况有了改变”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对科举制的态度,并分析其理由。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遭遇社会剧变,选官任用的趋向与取士选材密切相关,呈现出相互递进的三个阶段。道咸以降,清廷为因应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主徇情导致捐纳、保举过滥,贻患吏治。甲午战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于时且被清廷所肯定,并以西方分科之学为圭臬。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坚持党管干部;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①②③④正确,选择D项;ABC项不全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解放初的农村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可知 不同时期对于村干选任的标准要求不同,可见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影响农村干部的任用,B项正确;宗法世俗并未控制农村民主选举,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经济地位并未决定农村干部身份,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章程》共分立学总义、学科程度、计年入学……,对办学宗宣、学生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员职责、教学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可知,清政府通过《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根据所学,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废除科举制,③④错误,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学制设置制度化、系统化,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D项正确;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排除A项;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制设学部,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本大总统求才若渴,固愿礼罗,各部总长,爱屋及乌,亦难固拒,弹冠相踵,滥竽日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立,政府急需人才,且缺乏规范的法制,A项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忽视实用人才的选拔,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代变迁,科举制度从确立到走向了被废除。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符合隋唐统治者削弱地方门阀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而清末改革废除科举制,表明科举制的僵化已不适应近代中国政府选拔人才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科举制度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治理的需要,D项正确;隋唐和宋朝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排除A项;明清时期和近代中国的科举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隋唐和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民国二十二年颁布的一张甄别证书......”可知,中华民国时期,为方便身份识别,向政府在职及相关人员发放甄别证书,有利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及连续性,D项正确;民国二十二年是1933年,已不是北洋政府时期,排除A项;甄别证书不只是文官考试后颁发的证书,排除B项;女性不具备被甄别的资格,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法律规定出自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法草案》,B项正确。题干中考试法出台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9.C
【详解】题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录取“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的问题,C项正确;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和公务员考试进入法制化轨道,排除AD项;法律规定不能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排除B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士绅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为本县之士绅”,通过由“辅助”到“多为”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权力主体的变化。结合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尤其是通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带来的制度的嬗变推动了这一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士绅作用的变化,未体现“传统社会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新型教育体制”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依法行使考试、铨叙之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构之干预,全面负责各类公职人员考试及各级公务员管理。”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虽然基本停留在纸面上,但对日后文官制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国民政府出台的文官选拔的法规,就是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该机关的成立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该机关的成立并不能保证政府考试公平公正的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即改革开放的开局阶段,中共中央优化干部考核,强调技术干部的能力和党政干部的品行,意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技术类干部的考核无法体现“党管干部”原则,排除B项;廉政素质考核并非该文件的主旨,排除C项;《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是党的文件,并不属于国家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这适应了当时对新式人才的选拔要求,D项正确;清廷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采取了一系列揩施,其结果是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A项;北洋政府时期采取甄别的方式选拔人才,有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排除B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D项正确;边区政府和工农民主政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府,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时期,政府从掌握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留学生中选拔官吏,有利于社会治理的近代化,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清政府重视考查实践操作能力,排除A项;削弱了中央的选官权与“学部考验”“奉旨”授予功名和官职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从留学生中选拔官吏,与国内新式学堂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与北京政府强调仅男子可报考文官不同,南京政府公务员考试没有性别限制,体现出考试的平等性、公平性增强,C项正确;北京政府虽然未对文化水平做出要求,但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考上,因此南京政府的文官选拔范围有所扩大而非大为缩小,排除A项;到南京政府时期,考试资格的平等性增强而非被弱化,排除B项;对学历有要求并不能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不能说明国家机关廉政建设的效果,D项符合题意;公务员制度建立了“公开、竞争、择优、平等”的基本原则,坚持逢进必考原则,体现了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我国颁布多项法律法规,“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说明公务员考试已进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稳定推进,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等法案,标志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1904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奏拟《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促进了科举制的正式废除,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B
【详解】根据题干“1941年”“降低了选派学习人员的资格经历要求”“培训文官要求高级化,录训人员委任工作要实际化”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属于抗战时期,降低选派学员的资格经历要求,严格培训要求,可以为各级机关输送一定数量的中下级公务人员,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素质,增进政府的行政效能,适应了国民党维护战时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国共两党合作,排除A项 ;降低考试规程,有利于满足国民政府对人手的需要,不是对民众的政治教育,排除C项;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一大批具有西学经历、了解西方政治法律制度和科学技术的留学生进入官僚队伍,反映了清政府顺应形势,重视西学人才,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晚清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官员任用“机制”的创新,排除B项;中央集权受到了冲击与清政府调整选官标准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对民国或国民革命有贡献的人经证明属实便可以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为公务员,这一规定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其目的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不相符合,排除A项;材料中的这一规定反而违背了公务员任用的公平公正,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启蒙画报》的栏目设计向《钦定蒙学堂章程》靠拢,画报介绍了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识,这说明《启蒙画报》符合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了《启蒙画报》介绍了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识,无法据此判断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当时维新变法已宣告失败,排除C项;材料中《启蒙画报》是在介绍西方科技,并非总结传统科技,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的公务员甄别既关注审查成绩,又关注其德行,即注重德才兼备,C项正确;公务员甄别需要关注个人政绩、品行、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内容,排除A项;虽然公务员甄别注重德才兼备,但不能保证合格官员都具有实际才能,B项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1905年,科举制已经废除,材料也不能体现科举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4.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颁布章程奖励游学日本学习实业的大学毕业生,拓宽了人才选拔的渠道,C项正确;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工具的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而非清末新政,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清政府从依靠欧美转向求诸日本,排除B项;“根本”上拒绝教育制度改革与奖励游学毕业生的做法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5.A
【详解】依据材料“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士等相应的头衡,并授予一定的官职”可知,清政府从留学生中选官,这一时期还存在科举制,学常选官制度等,A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时间不符,排除B项;1905年学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清政府主要的选官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6.(1)特点:中国留日学生群体人数显著增加;师范生占多数;革命倾向明显。
影响: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或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重要力量,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
(2)态度:肯定并倡导恢复科举制。
理由:欧美国家吸收科举制公开考试的形式,择优录用,形成文官制度;科举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体现开放性和公平性;促进民间向学之风。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1896年才开始有,1900年以前还不到一百人,1903年初已有九百人,到1905年、1906年更激增到八千多人”,可得出中国留日学生群体人数显著增加;根据材料“留日学生中,数量最多的是师范生”,可知师范生占多数;根据材料“在留日学生中,那时倾向革命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革命倾向明显。
影响:从传播革命思想、促进革命发展两个角度回答。
(2)态度:根据材料“复科举,便”,可知肯定并倡导恢复科举制。
理由:根据材料“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可知欧美国家吸收科举制公开考试的形式,择优录用,形成文官制度;根据材料“此法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可知举考试取人,扩大用人范围,体现开放性和公平性;根据材料“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可知促进民间向学之风。
27.论题: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晚清科举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阐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通过对西方富强之术的认识与学习,以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等,以儒家思想为考核内容的科举制度受到质疑。清政府在科举中增设了选拔实用人才的科目和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八股取士。然而,随着戊戌政变的发生,科举制又有严重倒退。(“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论述: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围绕晚清选官制度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甲午战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于时且被清廷所肯定,并以西方分科之学为圭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甲午战争的失败迫使晚清科举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拟定论题后,综合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阐述,如通过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不断发展,以儒家思想为考核内容的科举制度受到质疑,说明清政府被迫改革科举,增设了选拔实用人才的科目和内容,并总结其影响,即改变了传统的八股取士,但戊戌变法失败后,科举制又有严重倒退;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