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2~73页的练习七第6~11题、“动手做”。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法口算和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巩固按整百数估计加法得数的方法;能应用加法计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口算、笔算练习,进一步提高加法运算能力,在估算中继续发展数感;进一步体会简单加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通过“动手做”发现加法的简单现象,体会观察、比较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3.进一步发展学生耐心计算、及时检查和改错的态度和习惯,体会加法计算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能发现加法里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
三位数加法笔算和连加。
正确进行加法计算。
多媒体课件、1~9三种颜色数字卡片。
▍流程一:回顾导入
谈话: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过的加法有哪些内容?其中哪些你掌握得比较好?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谈话:看来大家的加法掌握得不错,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两位数加法的口算和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哪些同学都能正确计算。同时看一看哪些同学能正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流程二:组织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6题。
谈话:咱们先来做一些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
700+500= 60+90= 48+19=
27+66= 400+300= 80+90=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订正。
提问:700+500、60+90、48+19你分别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百数加法和整十数加法口算时看成几个百相加或几个十相加,两位数加法口算首先要判断是否要进位。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谈话:大家对加法的口算掌握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笔算练习。
加数 163 624 677 83 286
加数 627 49 514 465 916
和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注意纠错。
提问:在进行加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加法笔算首先要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特别要注意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提问:怎样提高加法笔算的正确率呢?
指出: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
3.完成练习七第8题。
出示题目:651+39+436 278+476+337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订正:
提问:谁来说说这两题分别是怎样算的?
注意纠错,提醒进位的1要记得加上。
谈话:像这样的三个数连加,还可以用一个竖式来计算。
学生尝试用一个竖式计算651+39+436。
展示:
提问:谁来说说这样写竖式的计算过程?
学生完成278+476+337。
提问:这题为什么向十位进2?
指出:三个数连加,哪一位上相加满20,要向前一位进2。
4.完成练习七第9题。
出示题目:同学们去烈士陵园扫墓,低年级去了198人,中年级去了268人,高年级去了74人,一共去了多少人?
谈话:自己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指出:计算三个数连加,可以写成两个竖式的形式,先加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把三个数一起相加。
5.补充估算练习。
出示题目:在结果大约是600的算式后面打“√”。
398+303□ 89+487□ 215+407□
496+95□ 114+586□ 315+305□
提问:“大约是600”是什么意思?该怎样判断呢?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判断得数是不是大约600,我们只需要估一估,把两个加数分别看成接近的整百数,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看结果是不是600。
谈话:89+487、215+407、496+95、315+305这四道题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分成四大组,每组算一道题。
学生计算,订正结果。
指出:这几题的结果确实大约是600,如果有同学算出来的结果和600相差很大,那就说明算错了。看来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6.完成练习七第10题。
出示题目:大象上午搬了203根木头,下午比上午多搬98根。下午搬了多少根?(先估一估,再计算)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谁来估一估?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提问:计算的结果和估的结果一致吗?
谈话:如果老师再加一个问题,“大象一共搬了多少根木头”,能解决吗?先估一估,再计算。
学生完成,全班订正。
7.完成练习七第11题。
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第二天用电线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两天一共用电线多少米呢?
提问:如果题目直接问“两天一共用电线多少米?”该怎样想呢?
改题:一捆电线长100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25米,这捆电线少了多少米?
提问:你怎样理解“这捆电线少了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
指出:少了多少米就是一共用去多少米,只要用第一次用去的米数加上第二次用去的米数,100米是一个多余条件。
▍流程三:“动手做”游戏
谈话: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会儿,做一个游戏。
1.教师示范。
教师把9张数字卡片反扣在讲台上,请学生打乱,再指名学生按要求(先按颜色反扣,再翻过来)组成3个三位数。
学生计算3个数的得数,记录在黑板上。
重复一次刚刚的过程。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回事呢?下一次还是这样吗?下面我们自己做一遍。
2.学生自己完成。
提问:你每次组成了哪3个三位数?和是多少?
3.发现规律。
呈现学生不同的竖式。
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指出:百位上总是同样的3个数相加,只是每次排的位置不同,十位上和个位上也都是同样的3个数相加,也只是位置不同;这个数位上的3个数不管排在哪个数里,这一位上总是这3个数相加,和总是一样的,所以每次3个数相加的和不变。也就是说,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流程四:全课小结
谈话:课上到这儿就快结束了,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