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的复习第8~13题和“思考题”。
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探索数的排列的简单规律和根据具体情境估计数量的多少中,发展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拨数、摆数的活动中体验有序思考的思想。
2.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数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通过思考、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发现规律、有序列举。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引入新课
谈话:昨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复习了万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继续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2)
▍流程二: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
(1)出示复习题第8题第1小题。
提问:这个数轴上的数是怎么排列的?你打算怎么填?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书上填一填。
指名汇报。
提问:比2998大的数是多少?
指名回答,追问:比2998大的数只有这一个吗?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比2998大的数有:2999、3000、3001、3002、3003、3004。
提问:仔细观察数轴,说说看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比2998大的数都在2998的右边(后面)。
追问:如果比2998小的数呢?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比2998小的数都在2998的左边(前面)。
(2)出示复习题第8题第2小题。
提问:这个数轴上的数是怎么排列的?先读一读,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书上填一填。
指名汇报。
谈话:在这个数轴中选择两个数填在□<□里。
学生完成,交流:你是怎么填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几个板书)
提问: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在数轴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出示复习题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交流:你是怎么比较的?
指名回答,提问:我们是怎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比较数的位数,数位越多数就越大;当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时,先比较千位,当千位相同时比较百位,当百位相同时比较十位,十位相同时比较个位。
2.比较数的大小的综合练习。
(1)最大和最小。
谈话:刚刚我们尝试比较了两个数的大小,如果让你比较三个数你会吗?
出示复习题第10题(1)。
要求学生读题,并划出关键词。
提问:你觉得读题后,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关注:三位数和最大、最小。
提问: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指名回答,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最大的三位数要百位、十位和个位上都是最大的数字9,所以是999。最小的三位数要百位、十位和个位都要尽可能小,所以十位和个位上要是0,因为要是三位数所以百位上是1,这个数是100。
出示复习题第10题(2)。
要求学生读题,并划出关键词。
提问:你觉得读题后,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关注:三位数和百位上是5。
让学生独立尝试,交流:你写了哪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你能用符号把你写的三个数连起来吗?
指名上黑板写,教师纠正错误写法。
提问:百位上是5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
指名回答。
明确:因为题目要求百位上是5,所以当百位确定是5时,十位和个位越大,三位数就越大;十位和个位越小,三位数就越小。因此,当百位上是5时,最大的三位数是599,最小的三位数是500。
出示复习题第10题(3)。
要求学生读题,并划出关键词。
提问:你觉得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关注:四位数和千位上是5。
让学生独立尝试,交流:你写了哪些数?其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你能用符号把你写的三个数连起来吗?
指名上黑板写,学生当小老师判断正误。
提问:千位上是5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呢?
指名回答,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题目要求千位上是5的四位数,当千位确定是5时,百位、十位和个位越大,四位数就越大;百位、十位和个位越小,四位数就越小。因此,当千位上是5时,最大的四位数是5999,最小的四位数是5000。
(2)按顺序排列。
出示复习题第11题。
提问:从图上你收集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指名回答。
谈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并称“五岳”,“五岳”的海拔高度各不一样,你能把它们按照顺序排一排吗?你打算怎么排?
(指名回答,并选择板书:“从高到低 从低到高”)
提问:你能用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指名回答,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明确:同样都是四位数,所以先看千位,再看百位、十位、个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2155>2016>1533>1512>1290”“1290<1512<1533<2016<2155”)
追问:这样排列后,你能很快看出来哪座山最高?哪座山最矮吗?
指名回答,明确:华山最高,衡山最矮。
3.拓展练习。
谈话: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都是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然后一位一位地比下去。
出示复习题第12题:5□26<5314和39□2>3968。
明确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提问:5□26<5314中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你能按顺序说说□里可以填哪些数吗?其中最大的是多少?
指名回答,明确:□里可以填0、1、2,其中最大的是2。
追问:为什么不可以填3?
指名回答。
提问:你能仿照学习5□26<5314的样子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39□2>3968吗?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指名汇报,交流:39□2>3968的□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指名回答,明确:□里可以填7、8、9,其中最小的是7。
▍流程三:找规律和有序的列举
1.找规律填数。
出示复习题第13题。
提问:你能把这个图形中缺少的数都补充完整吗?自己动手试一试,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提问:3597、3697、3797、( )、( ),括号中应该填什么数?
指名回答,明确:3797后面填写3897、3997。
提问:这里为什么填3897和3997?
指名回答,明确:这里每次多一百,3797加一百是3897,再加一百是3997。
追问:从哪里看出来这里需要每次加一百?
指名回答,明确:3697比3597多一百,3797比3697多一百,由此可见这一组数后面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百。
提问:3597、( )、5597、6597、( )中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指名回答,明确:3597后面填4597,6597后面填写7597,这组数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一千。
提问:3597、3598、( )、3600、( )中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指名回答,明确:3598后面填3599,3600后面填写3601,这组数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提问:说说看这里我们是怎么找出其中的规律的。
指出:我们可以根据这组数中已有的数来找到规律,然后根据这样的规律填写缺少的数。
要求学生完成剩下的空格。
指名汇报,交流:你填的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有序地列举。
谈话:在咱们的世界里很多地方都蕴含着规律,找到其中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
出示思考题,让学生独立读题。
提问:要知道用0、1、2、3可以组成哪些四位数,有什么好办法?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要按顺序列举出所有的四位数。
要求学生按照顺序尝试列举。
指名汇报,并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
追问:你是按什么顺序列举的?还有要补充的吗?
指名回答,明确:0、1、2、3可以组成的四位数有:1023、1032、1203、1230、1230、1320、2013、2031、2103、2130、2310、2301、3012、3021、3102、3120、3210、3201。
提问:这样按顺序来列举有什么好处?
明确:按顺序列举不容易遗漏或者重复。
▍流程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是我们有关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最后一节复习课,通过这样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