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0 18: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因此,将本课教学主题确定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中蕴含着统一。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相关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理性思维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各种史料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时空定位,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2.通过史料分析,认识这一阶段的民族融合:从形式上看,是汉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使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呈现认同趋势,故民族融合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感受民族融合的推进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三国、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十六国的相关史实以及南北朝对峙的概况;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难点:少数民族融合的推进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
教师展示材料:
220年,汉朝在纷乱的农民起义、军阀政变和游牧部落的侵袭中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进入长期分裂和混乱的局面,正和西方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情况相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师活动:中国进人长期分裂和混乱的局面指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汉末历史现象的呈现,总结得出汉朝以后中国历史进入长期分裂和混乱阶段,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不断更迭的历史阶段。
1.导入学习任务一:政权分立——三国鼎立及西晋的短暂统一
材料1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在是年十月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魏文帝),国号魏,都洛阳。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刘备企图重新夺回荆州,以实施两面钳击中原战略。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结果被东吴大败于虢亭(湖北宜都北),狼狈退回蜀中。至此,曹、刘、孙三个集团的疆域基本固定。同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三国政权建立时间、创建者及都城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学生活动:根据课本及教师呈现的资料,完善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呈现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掌握三国政权建立的时间。
材料2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以蜀“民夷骚动”,认为“大举图蜀”的时机已到。于是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18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魏元帝“禅让”帝位,自己称帝(晋武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吴主孙皓向晋将王睿投降,吴亡。自190年关东军讨董卓,经过90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重新统一了。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学生活动:西晋完成统一的条件。
材料3 西晋曾完成了统一,前期也有过短暂的繁荣,有过创新改革,但在成功面前,西晋统治者没能进一步进取,而是开始懈怠、腐化,在处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方面留下了一系列隐患,终于导致了它的速亡。这个历史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4 统一之所以不能持久,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分裂的危机并没有消失,或者说统一的社会基础还不成熟,条件还不具备。曹氏代汉,司马氏代魏,固然避免了全面崩溃的危险,但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没有矫正,社会依然是不安定的。
——樊树志《国史概要》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3、4思考,西晋的统一不能持久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晋完成统一的条件,并分析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导入学习任务二:政权分立——东晋建立与南朝政权的更替
材料1 司马睿于317年正式称帝,他受到北方流亡者的共同支持,这些从北方南迁的世家大族提供由人客和乡党组成的私人武装,这些贫困的乡党当初和他们一起逃至南方。南方基业已深的世家大族最初对他们充满敌意。八王之乱摧毁了北方,同一时期长江下游地区也发生了几次较大的叛乱,晋朝的军事长官还两次试图建立独立国家。这些在南方很有根基的家族集结他们的私人武装来消除这些威胁,东晋皇帝在他们看来更像一位北方的篡权者,居然想来这里成为他们的统治者。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2》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思考东晋建立之初面临哪些危机。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东晋建立之初面临哪些危机,从而为南朝的分裂做了自然的铺垫。
材料2 420年刘宋王朝的建立是中国南朝历史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自从汉朝衰落后,皇家朝廷已经连续两个世纪都萎靡不振。尽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但他们需要从朝廷那里获得自己的特权和声望,真正的中央政府并没有什么权力,权力碎片化,并落入南方显赫家族和北方短命的“蛮人”国家手中。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2〉
材料3 在接下来的200年里,南朝(刘宋、齐、梁、陈)都是由出身较低的军人统治,他们以牺牲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代价,逐渐提高自己的权威度。这些王朝无法挑战地方上的名门,因此继续允许世家子弟担任初级官职。朝廷甚至模仿他们的举止与风雅的活动—-这也是对世家杰出的社会声望的一种认可。但是统治者剥夺了世家大族在政治权力上的三个基本要素:军事力量、地方管理权以及财富。
一[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学生活动:分析总结南朝政权更替的原因。
材料4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完善表格。
学生活动:归纳东晋南朝时经济发展的表现,整理完善表格。
东晋南朝时经济发展情况
农业 围湖造田、兴修水利、江南地区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
手工业 织锦业 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蜀锦)
冶铸业 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 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商业 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学生总结分析得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主要为:
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⑤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发展农业。
3.导人学习任务三:政权分立——十六国与北朝
材料1 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317一420年)的130多年时间内,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作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以秦、晋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2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得出十六国的历史及民族融合的概况。
材料3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北方
4.导入学习任务四:民族融合
材料1 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当时内迁的种族很多,主要的有五个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旧史中,他们被称为“五胡”。其中匈奴大致分布于今之晋、陕、甘地区;鲜卑散居于今辽东、辽西、内蒙古、山西、甘陇一带;羯居于山西南部太行山;氐先居于川、陕、甘交界处,后南入川、东入关中;羌则由甘、青进入陕西。内迁总数,《晋书·文帝纪》称有870万口,虽未必全部进入中原地区,但入居中原地区的也不在少数。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思考导致东汉以降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材料2 493年,孝文帝决定通过迁都来使北魏转变为典型的中华国家。他要求在朝廷上用朝服、讲汉语,通过联姻及阶级划分,把鲜卑精英与汉族精英融合在一起。绝大多数汉族人口的军事区划被由汉族官员管理的民政州郡所取代。汉人民兵轮流防卫地方,最初的拓跋守卫军要么加入新都城洛阳的军队,要么驻扎到北部边境,要么被吸纳进当地的人口中。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0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①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课堂小结
三分天下,司马一统,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司马重建。东晋士族,国家支柱,朝代更替,建康依然,江南开发,进步明显。北方十五,还有成汉,汉族制度,影响深远,淝水之战,重现混乱。孝文改革,全面学汉,缓解矛盾,社会发展,再次分裂,隋文一统。
作业拓展
问题: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历史上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典籍,马端林、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的政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设计反思与讨论
在教材处理上,因本课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而选取重点、难点加以突破,如南北朝的政权更替、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验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快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一课注重学生史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用一则史料导人,课堂之中也有大量史学材料的运用,既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又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两个核心素养的落实贯穿其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引,环环相扣,既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有序又不时发生思想碰撞,师生在问题分析中深化对政权的更迭及民族融合的理解。本课的最后环节——民族融合,是课堂的小结和升华,教师不露痕迹地再次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价值、感悟民族融合,理解中华各族人民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在无形之中渗透培养家国情怀的素养理念。
挖掘课本内容。课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还是学生获得历史认识的重要依据。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充分用好教科书即学生手中的课本,掌握三国分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建立与南朝政权的更替、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及民族融合等内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