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7.4.1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城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并能分析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方式,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读教材56-58页、图7-30、图7-31,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_”,是由_______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 。
(2)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_,往北到通扬运河,包括_______省东南部、_______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
(3)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和“丝绸之乡”。
(4)是中国对外开放的___________ ,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___________ 格局。
自主学习检测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江苏
长三角
杭州湾
上海
长江
河口三角洲
鱼米之乡
前沿阵地
对外开放
导入
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简称“长三角”。
1.读图7-30,在图中找出长江、钱塘江,说一说长江三角洲的成因 。
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濒临黄海和东海
(1)在图中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东海,描述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及特点。
江海交汇之地
活动
2.读图7-30,小组合作分析: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2) 在图中找出: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归纳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
江苏省东南部
浙江省北部
上海市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3.读图7-30及教材56页第二段,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
气候
土壤
河网
平原
湿润
肥沃
纵横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
历史悠久
水平较高
“鱼米之乡”
“丝绸之乡”
人口和城镇
密集
工商业
发达
经济基础
雄厚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适宜多种淡水鱼类生活,这里的渔获量大;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平坦,适宜种水稻,稻米产量高,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乡”?
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丝绸之乡”。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4.读图7-31及教材57页第一段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
(1)
主体
(2)
位置
长江三角洲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在图7-31中找到京沪线、沪昆线、长江、杭州湾跨海大桥、东海、主要机场,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
水运
陆上运输
航空运输
(3)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
长江三角洲区域现如今的经济特点是什么?
经济开放性强
经济地位高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活动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图7-31,说出“沪宁杭”、 “苏锡常” 、“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沪宁杭”
沪——上海
宁——南京
杭——杭州
“苏锡常”
苏——苏州
锡——无锡
常——常州
“杭嘉湖”
杭一一杭州
嘉——嘉兴
湖—一湖州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1位
读图7-32,从位置、地位、经济联系这三方面,了解上海港的作用。
(5)
位置
地位
经济联系
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与广大内地保持着密切联系
远洋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活动
水网稠密
临江滨海
城镇密集
综合实力最强
交通便利
新课教学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5.根据59页活动4中两名同学的对话,及前面所学,分析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养殖
提供
土地
水力
水源
航运
旅游资源
生存空间
思考: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对这些地区有哪些弊端呢?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课堂检测
1.被称为“丝绸之乡”和“鱼米之乡”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A
课堂检测
2.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C
课堂检测
3.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A
课堂检测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不包括( )
A.江苏省 B.上海市
C.安徽省 D.浙江省
C
课堂检测
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 )
A.长江三角洲东部临南海,扼长江、南海交汇之要冲
B.长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C.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D.长江三角洲的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A
课堂检测
6.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
B.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C.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B
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1课时)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成因
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
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作业布置
1.完成《八年级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1课时)同步练习》;
2.完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1课时)——课后检测》,及时了解自己对本节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