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2-05 13:12:03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案
教学内容 解方程(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在哪些情况下变换仍然保持不变呢?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完全可以,因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二、新知学习(一) 教学例1出示例1,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盒子中的皮球与外面的3皮个球加起来共有9个,方程怎么列?得到x+3=9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们该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求出方程的解呢?抽答。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x+3-3=9-3化简,即得:x=6这就是方程的解,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说得实际一点就是通过等式的变换,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追问: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要检验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还需要验算。怎么验算呢?可抽学生回答。板书:方程左边=x+3,=6+3,=9,=方程右边;所以, x=6是方程的解。小结:通过刚才解方程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二) 教学例2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抽答,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为什么两边同时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刚好把左边变成1个x。让学生打开书59页,把例2中的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展示、订正。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是我们解方程常用的两种方法,想不想用它们来试一试呢?(三) 反馈练习1、 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先找到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体评讲。2、 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试着解方程:x-2.4=6 x÷9=0.7 (强调验算)(四) 课堂作业:“做一做”第2题。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什么时候该乘,什么时候该除呢?四、作业:练习十一5题。 个人修改 4+5=2+( ) 2×6=( )×( ) 10÷2+1=( )-7  4+5=3×( ) 2×6=50-( ) 10÷2-( )=1×( )在“O”里填运算符号,在“( )”里填数:  X+5=8 x÷9=90 2.5×y=10  X+5+()=8+( ) x÷9○( )=90○( ) 2.5○( )-8=10-8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每一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吗 这三组题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设计:解方程x+3=9x+3-3=9-3化简,即得:x=6验算:方程左边=x+3,=6+3,=9,=方程右边;所以, x=6是方程的解。
教后反思: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而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这时就要通过必要的“强化”达到新的整合,对知识网络进行改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案
教学内容 解方程(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复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二、新知学习。1、 解决问题。出示P57的题目,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天平保持平衡说明?杯子与水的质量加起来共重250克。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吗?得到:100+x=250,x是多少方程左右两边才相等呢?也就是求杯子中水究竟有多重。如何求到x等于多少呢?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里讨论,并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种思路:(1)观察,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2)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3)把250分成100+50,再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或者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2、 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3、 练习。(做一做)齐读题目要求。怎么判断X=3是不是方程的解?将x=5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写作格式是:方程左边=5x,等于5×3,等于15,等于方程右边;所以,x=3是方程的解。用同样的方法检查x=2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二、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强调书写格式。三、小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个人修改(4)直接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从两边减去100。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从而得到x的值等于150,将150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板书设计:求方程解得过程叫做解方程。
教后反思:在小学五年级的“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找到了与中学接受同一种知识体系东西,但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