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战国时期,个仅各国都城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中心,而丑一些新兴城市的商业功能也
开始显现。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建设成为潮流
B.商人地位的提高
2022一2023学牛(上)高一年级期巾考试
C.诸侯纷争日益减少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
史
3.秦始皇时,派常鄂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五尺宽的道路)。又在今湖南、江西,广
东、)西之间修筑∫攀越五昤的“新道”。其主要日的是
考生注意:
A.促进边躡经济发展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鎮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G.消灭六国力量影响
D.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4.西汉文景时期,诚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颜布了赈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聚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
贷鳏寡孤独的法令。这说明,当时
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地方赋税徭被的沉重
B.中央与郡国间矛盾缓和
3.考武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践行“与民休息”政策
D.注重维护弱势样体利瓷
5.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势图这时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范围图。为管理阔的势力范圈,商割实行
店朝形势
:张
图2
湖
数
商剂势力沂及区圾
A.耕犁基本定型
乃.民族交融帅快
意产1都成及迁郑潮序
今省是
C.火药用于战争
D.军阀割据混战
注:芝,今河新郑州,芳有河西雨正
海
湖
河北那台,苏渐
6.据《贞观政要》记载,637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洛山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王
图1
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这一记载表明,隋朝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A.仓储丰实
B.社会矛盾尖锐
C.郡县制
D.行省制
C.盛极一时
D.建筑技术先进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负)
7.据记载,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别设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
A.利于缓和辽朝民族矛盾
B.借鉴了北宋的政治制度
人,正四品:其级别远远高于相当那守的西域都护府。这反映出
C.使四夏对地方控制加强
D.促进了金朝的补会发展
.西汉重视西南地区治理
B.唐朝对西域管理加照
表】
(.北宋加强了对西北防御
少.元代对吐蕃直接管理
记述
出处
8.有人指出,字相杨炎所提出的“两税法”,乃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改
“以蒙古人充各路达膏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
《元史·世祖纪
革。这主要在于,两税法
“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
叶子奇《草木子》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B.加强了巾央对地方的管控
蒙古人“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
《元史·刑法志》
C.开剑了以资为主征税先阿
D.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表1为籍中有关元朝社会状况的记述。据此可知,元朝
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处于一个继往开米的变革时代,知识分子专业画家登上了历史舞
在.汉人社会地位最低
B.制订了较为宽松的法律
台,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和作品。这表现在
C.补会秩序相对稳定
D.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
13,元朝颁布的《农桑辑要》记载:“木棉(指棉花)小西域所产,近岁以来,术棉种于陕右,滋茂
繁盛与本土无异。”这表明,元代
生.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
B.棉龙种植得到发屡
C.与西域进行了经济交往
D.棉纺织生产的出现
14,话木是“说话”艺术的文学底本。“说话”作为一门技艺,在宋之前就已出现,但仅仅处于
一种萌芽状态。只是到了宋代,“说话”才进入繁盛阶段。“说话”进入繁盛主要在于,
宋代
A.《职贡图》
B.《芙蓉锦鸡图》
A.城市经济的繁荣
·B.民族危机的现
C.市民文化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复兴
15.《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中国13Ⅲ纪时已有第谷(丹友人)式赤道浑仪,更惊人的是,他
们还有同第谷用以观测1585年的彗星以及观测恒屎和行尾的大赤道浑仪相似的仪器。'
这说明
4.北宋重视天文历法研究
B.辽朝的天文学成就突出
C.《清明上河图》
D.《洛神赋图》
C,元朝借鉴西方天文成果
D.朝天文观测仪器先进
10.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从熙宁三年(1070年)全熙宁九年(1076年),各地兴修水利一万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百九十三处,受益农田三十六万多顷。这一记载说明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且.庆历新政以农业为中心
B.宋代耕地面积增州
材料一孔子批判地继承了春秋时代的思潮,以“仁”为核心。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
C.王安石变法的成效显现
D.南宋重视农业发展
真正能以“德”治国,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孔子不满“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的现象,力图雏
11.耶律德光统治时期(927.947年),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而官的双轨统洽机构,南面官
护濒羊瓦解的周礼,提偶“充己复礼”,以“礼”来规范自已的言论行动,“非礼勿视,非礼勿
依“汉制”统治汉人及湖海人,杂用汉族士大夫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契丹口荆)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统治哭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律任用契丹贵族。这一机构的设置
据甘筱青、文师华《孔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整理
历史试题第3页(共8负)
历史试题第4页(共8页)2022一2023学年(上)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D
3.B
4.C
5.B
6.A
7.B8.C
9.D
10.C
11.A
12.D
13.B
14.A
15.D
16.(1)主要思想:“仁”:“为政以德”:恢复周礼。(6分,言之成理即可)》
(2)背景:佛教、道教的发展:儒家学说日益僵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藩镇割据。(7分,任答3点,言之成
理即可)
17.(1)举措:颁布“推恩令”:设立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设州刺史:任用酷吏治理地
方。(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预防了内部动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皇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
不断扩充:影响了行政效率;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8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18.(1)“不是偶然的”:地主经济的发展:士族没落,庶族势力壮大:封建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国家官僚机器完善
的需要:九品中正制存在不足,无法继续。(8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2)历史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扩大官吏来源: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有利于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19.(1)特点:北方移民数量众多;具有持续性:以两浙路为主要聚居地:政府强制性色彩较弱:以个体与小家庭为
主;类型多样。(8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交融:推动了经济重
心的南移。(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