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疆兵团建工师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化学A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3.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 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 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6.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7.已知:①C(s) +O2(g) CO(g);△H = – 110.5 kJ · mol – 1
②C(s) + O2(g) CO2(g);△H = – 393.51 kJ · mol – 1
则反应:C(s) + CO2(g) 2CO(g)的△H为 ( )
A.– 283.01 kJ · mol – 1 B.+ 172.51 kJ · mol – 1
C.+ 283. 01 kJ · mol – 1 D.+ 504.00 kJ · mol – 1
8.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9.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 mol-1、285.8 kJ mol-1、890.3 kJ mol-1、2 800 kJ 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1/2 O2(g) ===CO(g) △H=-393.5 kJ mol-1
B. 2H2(g)+O2(g) ===2H2O(g) △H=+571.6 kJ mol-1
C. CH4(g)+2O2(g) === CO2(g)+2H2O(g) △H=-890.3 kJ mol-1
D. 1/2C6H12O6(s)+3O2(g) ===3CO2(g) +3H2O(l) △H=-1 400 kJ mol-1
1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压强不变 B. 单位时间消耗n molA,同时生成2nmolC
C. A的转化率不变 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11.在某温度下,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c(H2)=0.008 mol L-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A. 40 B. 62.5 C. 0.25 D. 4
12.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13.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14.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
B.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
C. 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16.用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改用98%的浓硫酸 C.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D.增大压强
17.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INCLUDEPICTURE "http://192.168.0.3/resource/949ad16968a04d9f16c880f15fee48eb/rlx.files/image002.gif" \* MERGEFORMATINET SHAPE \* MERGEFORMAT CO(g)+H2(g);△H =+131.3kJ/mol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18.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钢铁的腐蚀 B.食物腐烂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20.在10L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B(g)2C(g),2分钟后,B由2mol减少到1.2mol,则用单位内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A)是 ( )
A.0.02mol/(L·min) B.0.04mol/(L·min)
C.0.08mol/(L·min) D.0.8mol/(L·min)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体系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2.已知反应mA(g)+nB(g)y C(g),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物B的体积分数φ(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
A.m+m<y ,△ H<0
B.m+m>y ,△ H>0
C.m+m<y ,△ H>0
D.m+m>y ,△ H<0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6分)
2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 H2(g) +O2 (g) =H2O(l);ΔH=-285 kJ·mol-1
2 H2(g) +O2 (g) =H2O(g);ΔH=-241.8 kJ·mol-1
3 C(s) +O2 (g) =CO(g);ΔH=-110.5 kJ·mol-1
4 C(s) +O2 (g) =CO2(g);ΔH=-393.5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 ;C的燃烧热为
(2)燃烧1g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
24、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可逆反应:A(s)+B(g) C(g)+D(g)当采取下列措施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1)增大B的浓度,正反应速率
(2)减小A的质量,正反应速率
(3)使用催化剂,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4)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26、在密闭容器内,使1molN2和3mol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3H2+N22NH3 △H<0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 ______。
(2)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时,平衡向 移动,(填正或逆)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移动。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移动。
(5)当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_移动。
(6)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增大1倍,平衡将___移动。
27、已知P4 (s,白磷)+5O2 (g)=P4O10(s); △H1=-2983.2KJ/mol,P(s, 红磷)+5/4O2 (g)=1/4P4O10(s); △H2=-738.5KJ/mol试应用盖斯定律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28、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mol-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 O2(l)====H2O(l)
的△H=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1。
29.(10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用NO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