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高中 2022 年秋期初 2021 级半期成果验收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10 题单项选择,每题 3 分;11-12 题多项选择,每题 4 分;有多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错的得 0 分,
共 3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A D C C B A B ABC BC
二、填空题(本部分 10 小题,每空 1分,共 28 分)
13. 1.75 337.5
14. 1 9.32
15. 转化 转移
16. 7500 传播过程中
17. 50 右
18. 1.6 2 不变
19. 运动 加油机 相对性
20. 实像 不变
21. 8 8
22. 最大速度 0.5
23. 4 静止 3:5
24. 变速 12.50 0.125
三、实验题(本部分 3小题,每空 1分,共 15分)
25. 漫 等于 同一平面内 可逆
26. 位置 大小 不能 虚像 桌面上方
27. v=s/t 时间 偏大 错误 B
四、计算题(本部分 2 小题,28 题 9 分,29 题 10 分,共 19 分)
28. 解:
(1)v1 20m / s; t1 0.5s
汽车反应时间通过路程:
S1 v1t1 20m / s 0.5s 10m
(2)全程:S2 10m 20m 30m
t2 0.5s 2.5s 3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v S2 30m 10m / s
t2 3s
答:略
29.
解:(1)t 23: 29 21:59 1.5h;S 270km
列车从泸州到成都东的平均速度:
v S 270km 180km / h
t 1.5h
(2)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S1 200m 2800m 3000m
v1 180km / h 50m / 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t S1 3000m1 60sv1 50m / s
答:略泸州市龙马高中 2022 年秋期初 2021 级半期成果验收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
2.回答选择题时,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8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1-10 题单项选择,每题 3 分;11-12 题多项选择,每题 4 分;有多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错的得 0 分,共 38 分)
1.小明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认为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于是将暖水
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其中“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与合作
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读数时,视线未垂直与尺面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B.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量 100 张相同纸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 100,可以减小误差
D.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消灭误差
3.下列几项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天,百花齐放,万物生长 B.夏夜,沱江边霓虹灯闪烁
C.秋天,校园里桂花香气袭人 D.冬天,洁白的雪花落向地面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次声波传播的速度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5.有关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是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该实验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B.图②中,用相同力度吹瓶子,从左往右音调逐渐降低
1
C.图③中,甲乙两幅波形图均为乐音的波形图 ,音调最高的是乙,响度最小的是甲
D.图④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随着空气抽出,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减小
6.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
置;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超声波清洗眼镜;⑥医用 B 超诊断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7.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o
A.光在 15 C 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B.幽暗的电影院中银幕中的画面很亮,银幕是光源
C.图甲和图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看书时,书面发生的
反射为图乙的反射
D.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不.相.同.的是( )
9.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入射角是 0°,反射角是 90° B.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拢
C.入射角增加 10°,反射角也增加 10° D.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30°角,反射角为 60°
10.某百米短跑运动员,如果他在前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9m/s,在 10s 末冲过终点的时候速度达到
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10m/s C.11m/s D.13m/s
11.(多选)关于如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说话,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用力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丁: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2.(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做直线运动,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A.0~10s,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
C.0~5s,若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
D.5~10s,甲物体平均速度为 10m/s
二、填空题(本部分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1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值是 ▲ cm,图乙秒
表器的读数为 ▲ s。
14.某次实验中小明五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
9.31cm、9.81cm、9.32cm、9.33cm,则他使用的刻
度尺的分度值 ▲ mm,该物体的长度 ▲ cm。
15.手机在充电的过程中存在能量的 ▲ (选填“转
移”或“转化”);西电东输属于能量的 ▲ (选
填“转移”或“转化”)。
16.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声波信号后 10s 接收到经停在海水中的 B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
号, 此时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是 ▲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
播速度为 1500m/s);噪声被称做“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
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从 ▲ (选填“声
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7.某液面高度监测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反射后射到光电屏上的光电屏上
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的光路中,入射光束与液面的
夹角为 40 度,此时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角为 ▲ 度,当液面降低时,
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将向 ▲ (选填“左”或“右”)移动。
18. 小东身高 1.6 m,挂在墙上的平面镜宽 0.9m,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为 ▲ m;此时小东离镜子
1m,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之间距离是 ▲ m;小东向平面镜行进,则镜中的像的大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阅兵仪式上,加受油
机梯队以新队形模拟空中加油状态,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
阅,飞机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 的 ; 如
果说战斗机是静止的,那选取的参照物是 ▲ ; “坐地日行
八万里,巡天遥看―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 ▲ 。
20.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
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A 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
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的 ▲ (填“实像”或“虚像”)。若
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 (选填“改变”或“不变”)。
21.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 20s 内通过 160m 路程,它在第 5s 内通过的路程是 ▲ m。
它在最后 6s 内的速度是 ▲ m/s。
22.暑假的一天小甘全家自驾去成都旅行,看到高速公路上的提示牌如图:指示牌(图一)中的“90”
是指车在行驶过程的 ▲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轿车从图二所示的指示牌,
3
以“90”开到成都,需要的时间是 ▲ h。
22 题 23 题
2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
速度为 ▲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是 ▲ 的(选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静
止”)。如果乙,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5,那它们的路程比为 ▲ 。
24.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 闪拍一次。小
球在做 ▲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从 A 点运动到 F点的距离为 ▲ cm,平
均速度为 ▲ m/s。
三、实验题(本部分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25.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i 35° 40° 60°
反射角 r 35° 40° 60°
(1)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E 入射到 O 点,观察反射光。实验中,从不同方向都能在
纸板 F 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 F 上发生了 ▲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将纸板 F 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偏折,则在纸板 F 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 ;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的。
2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
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
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本实验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这个实验,主要是利用了玻璃板
4
透明的特点,其好处便于确定像的 ▲ 。
(2)小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对
蜡烛 A、B 的要求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 ▲ 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 (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火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 (选填“实像”或“虚像”)。
(4)若实验时,玻璃板的上端稍向蜡烛 A 倾斜,则所成的像应在 ▲ (选填“桌面上方”或
“桌面下方”)。
27.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方便
测量 ▲ 。
(2)小车在 AB 段平均速度 vAB= ▲ 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 AC 段
的平均速度会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明认为:测量 BC 段的平均速度,应该让小车从 B点开始
静止释放,他的做法 ▲ 。(选填“正确”或“错误”)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
四、计算题(本部分 2 小题,28 题 9 分,29 题 10 分,共 19 分)
28.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 0.5s(反应时间)后开始
紧急制动刹车,又经过 2.5s 滑行 20m 车停止。求:
(1)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m?
(2)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
29.国庆期间,家住泸州的小明计划和爸爸妈妈去成都游玩。如图,小明通过网上购票程序查询到
了泸州到成都东耗时最短的 D5112 车次的信息,泸州到成都东的距离约为 270km,请你根据图中信
息计算:
(1)D5112 次列车从泸州到成都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 D5112 次列车长度约 200m,如果列车以 180km/h 的速度匀速经过一长约 2800m 隧道,
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s。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