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建工师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兵团建工师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3 13: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新疆兵团建工师第四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峥嵘(zhēng róng) 忸怩(nǐu ní) 逶迤(wēi yí) 长篙(cháng gāo)
B.叱骂(chì mà) 寂寥(jìliáo) 揣摩(chuǎi mó) 碾米(niǎn mǐ)
C.冰屑 (bīng xiāo) 洋溢(yáng yì) 浸渍(jìn zì) 桀骜(jié ào)
D.赁屋(lìn wū) 屠戮(tú lù) 噩耗(è hào) 洗涤(xǐ dí)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A、峥嵘 沧茫 彷徨 星辉斑斓 
B、寂廖 凄清 沉淀 挥斥方遒
C、糅碎 瓦菲 团箕 目眦尽裂
D、戮没 漫江 笙箫 激扬文字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C.在伦敦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1年9月29日,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一号”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晚21时16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B.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C.中国作家莫言的获奖唤起了国人的读书热情,大家都认为确实应该多读书,因为这能提高和洗涤人的灵魂和精神境界。
D.“四川十条最美大道”评选活动已经结束,遂宁市河东新区五彩缤纷路、成都锦江区春熙路等10条街道获此殊荣,为此四川电视台曾经报道过两次五彩缤纷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著作浩如烟海,著作体例丰富多样,其中《左传》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著作,《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韵律。
C.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D.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新诗“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6.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B.卒起不意 距关,毋内诸侯
C.失其所与,不知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朝济而夕设版焉
7.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大行不顾细谨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同的一项是( )
A. 唯君图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夜缒而出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 使工以药淬之 而乃以手共搏之
D. 良曰:长于臣 使人言于项羽
9.下列加线词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郑既(既然)知亡矣 是(这)寡人之过也
B. 何厌(满足)之有 荆轲顾(回头看)笑武阳
C. 进兵北略(夺取)地 今行而无信(信任)
D. 故幸(幸亏)来告良 乃令张良留谢(道歉告辞)
10.下列各句加线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常以身翼蔽沛公
⑤晋军函陵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发尽上指冠 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A.①②④/⑧⑤/③/⑥⑦ B.①⑥/④⑦②/③/⑤⑧
C.①⑧/②⑤③/④/⑥/⑦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默写(每空1分,共6分)
默写填空:
11.揉碎在浮藻间, 。
12.携来百侣曾游, 。
13.复为慷慨羽声, , 。
14.以时间的流驶, , 。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15~17题每题2分,18题4分)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鸿门宴》节选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 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
B.皆为戮没 没:没收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弃
D.秦之遇将军 遇:对待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常痛于骨髓 燕王拜送于庭
B.樊於期乃前曰 乃欲以生劫之
C.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D.且为之奈何 且贰于楚也
1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王来何操
A.是寡人之过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 D.孰与君少长
18.翻译
(1)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①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注:①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在襄水之曲。襄水:也叫襄河,襄河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所以说“襄水曲”。
19.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3分)
20.“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有何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 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2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分)
2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3分)
23.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3分)
2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4分)
25.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微笑,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山泉在崎岖险峻的山谷歌唱,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答:
评卷人 得分
七、作文(4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功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难。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茶庄与成功人士聊天,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权威、经济专家。他们大都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被人骗了。人们总是说创业多么艰辛、痛苦,而实际“成功并不象你想象的那么难”,于是他就此写成了论文,并把这本书交给了剑桥校友——韩国首相朴正熙。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经济起飞了。 “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情。”
请以“成功”为话题,完成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3.A
【解析】
试题分析:A比喻说话和行动真实意图别有所指。B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C垂:接近,快要。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D指什么事都干得出,贬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4.B
【解析】
试题分析:A“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一号”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杂糅;C搭配不当;D顺序失当,应为“两次”在“报道”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对于病句的修改,要注意六种常见的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错误有些是词语出错,但大多数都是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提炼出句子主干,理清句子结构才是硬道理。
5.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史记》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著作。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本考点的重点是识记,识记的对象有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和文学体裁。本考点虽然占分不多,但也是考卷中的一项内容,不可掉以轻心。本考点的内容应在阅读中外名著中强化识记,不能以题代读。
6.D
【解析】
试题分析:“振”通“震”(A“蚤”通“早”, “倍”通“背”;B“卒”通 “猝”, “内”通“纳” C“知”通“智” “反”通“返”)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通假字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不够严密,题干应改为“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如果按本题的题干要求,则没有答案。
7.C
【解析】
试题分析:A、妻子/那个人;B、处境窘迫/贫穷;C、细枝末节;D、儿女亲家/男女结婚。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点评:古今异义词虽然不多,但很容易给学生理解文章造成障碍。学生平时学习时看到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要将该词的各个语素分开来理解,看是不是古今异义。
11.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1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3.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4.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虹、淀、峥嵘、稠(易误写为“愁”)、瞋、涤。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默写题是基础题,要求考生平时多诵读,背诵时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音近字、形近字的区别。
15.A
16.C
17.C
【解析】
15.
试题分析:A项:当:对等,比得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6.语境分析推断。
【解析】
21.
试题分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点评:本题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景物形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时,抓住主要景物,运用描写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忠实于原诗,想象合理,语言优美。
22.
试题分析:“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意象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意象和作者情感紧密相关,还要知人论世,一般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作者孟浩然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
23.顺叙(以时间为线索)(1分)。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3分)
24.从劈柴的细节可以看出,农村劳动简单自然、平凡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分),这种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不变。(1分)
25.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答出1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2分,答出两点得3分,)
26.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
②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和反感。
③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④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答出①或类似意思,分析得当,可给满分4分;答出②③④或类似意思,酌情给分)
26.高粱于万山红遍的日子低头,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小草在狭窄干燥的石缝昂首,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给例句的分析,发现仿写句子应该符合以下要求:不要以例句话题为话题,修辞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句式上来说,是一个陈述语气复句。从逻辑上来说,所写对象的特点应该和提醒我们的内容一致。
考点:句式仿写。
点评:仿用句式 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仿写要 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基础.仿用句式几乎每年必考,且不断出现新的题型,已经成了 语文高考的热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
27.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话题作文,从材料给的事例来看,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暗含着写作的导向,即兴趣+坚持=成功,这是写作的思路。
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成散文。议论文要有充足的论据做例子,论据最好正反都有,能增强说服力;记叙文要用事例来暗示成功的路径是“兴趣+坚持”,情节要生动,曲折。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语言要比议论文有文采,内容要含蓄些。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的写作。
点评:话题作文的写作,需要考生读懂话题的指向,通过表面理解深层次的东西,或者从所给的材料中选出能够透露写作指向的语句,然后根据要求(题材、题材)来行文,写作要具有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