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重点)
2.比较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33—P35,完成下列问题。
1.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和 。
2.观察法是在 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3.实验法是对研究对象 ,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它的特点是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 ,在 的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4.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名字 国籍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法布尔
弗里施
廷伯根
劳伦兹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
例1: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家是 ( )
A.法布尔 B.弗里施 C.廷伯根 D.劳伦兹
提示:法布尔:对昆虫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弗里施:对蜜蜂的色觉进行实验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劳伦兹:对小野雁的学习行为进行实验研究。
探究点二: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例2: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物,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程度
提示:A、B、C 个选项中,研究者都是通过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法。D选项利用声波干扰海豚的活动,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动物的行为,这种方法是实验法。
【作业设计】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 )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统计法和推理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
2.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在何种状态下 ( )
A.实验室里 B.家养状态下 C.野外自然状态下 D.笼子里
3.处于繁殖期间的雄三刺鱼,只会对涂上红颜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猛烈攻击。这是因为 ( )
A.红颜色是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B.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相像
C.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相似 D.模型的大小形状都与真鱼不相像
4.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是 ( )
A.认识和了解动物
B.掌握动物行为变化的规律
C.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利用有益动物,控制和防除有害动物
D.保护有益动物,消灭有害动物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动物行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化仪器? ( )
A.录音机和电子计算机 B.望远镜 C.摄像机 D.录像机
6.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像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
“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7.我们知道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也知道狐狸身上会散发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与动物的
有关。
8.育雏的母鸡养育小猫和美国红雀喂金鱼,这两个例子说明它们虽然失去了幼崽,但育雏的本能没有消失,
这种行为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9.将蟑螂放在暗室做生物钟调拨试验,观察下图并填空。
(1)表示蟑螂正常活动是___________图。
(2)右图表示一周后蟑螂在___________(时间)活动。
(3)以上试验说明蟑螂的生物钟被拨快了___________ h。
10.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
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
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
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吓唬其他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观察法 实验法
2.野外的自然
3.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 研究者设计
4.
名字 国籍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法布尔 法国 昆虫 观察法
弗里施 奥地利 蜜蜂 实验法
廷伯根 英国 银鸥 实验法
劳伦斯 奥地利 小野雁 实验法
探究学习
例1:C
例2:D
作业设计
1.C 2.C 3.A 4.C 5.B
6.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7.领域行为
8.遗传物质
9.(1)左 (2)白天 (3)12
10.(1)D (2)B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