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东汉的兴衰
第 13 课
学习目标
1.掌握东汉的建立。
2.分析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3.掌握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和东汉黄巾起义的史实。
【重点】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
【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
自学检测
认真思考
1.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的时间、及采取的措施。
2.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
3.黄巾起义发生在何时?有何影响?
汉王朝缔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辉煌,久享赞誉。提及汉朝,映入脑海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之功、武帝刘彻的文韬武略。对于东汉历史,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东汉的文物古迹。
情境导入
材料:“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政治状况:政治腐败,大兴徭役赋税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一、光武中兴
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即为历史上的“新”朝。西汉灭亡。
一、光武中兴
王莽建立新朝后,仿照周朝制度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但是改革不顾客观现实,加剧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一、光武中兴
时间
人物
都城
公元25年
刘秀
洛阳
东汉建立
一、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情况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一、光武中兴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光武中兴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光武中兴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一、光武中兴
东汉时张纯说:“(光武)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
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 《龙川文集》卷5《酌古论一》
一、光武中兴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2)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3)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4)长期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回顾“文景之治”,说出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一、光武中兴
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这种现象又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诛杀外戚
宦官得宠
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入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了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路边,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收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跋扈将军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东汉外戚宦官专政导致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
天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无法忍受黑暗统治,出现反抗情绪。
三、黄巾起义
材料一:张角创立太平道,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
材料二:《后汉书·黄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时 间:
领导人:
特 点:
结 果:
影 响:
公元184年
张角
被镇压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有组织有准备
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意味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P66知识拓展: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做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走向瓦解。
三、黄巾起义
比较秦末农民起义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2)不同点:秦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只是瓦解了东汉统治,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没有直接推翻。
三、黄巾起义
1.张衡的《二京赋》是汉赋的代表作。其中的“二京”分别是指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它们是( )
A.咸阳和长安 B.长安和镐京 C.咸阳和洛阳 D.长安和洛阳
2.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梁冀 C.张角 D.刘秀
巩固落实
课堂小结
东汉的兴亡
东汉的建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9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结果失败,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