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功与功率(2)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节功与功率(2)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0 21: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功与功率
温故知新
如图所示,一位乘客拉着旅行箱走在一条平直的机场过道中。已知旅行箱重200N,乘客拉力100N,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0,旅行箱所受阻力为60N,当这位乘客用1min走完这100m的过道时, (sin 53°=0.8,cos 53°=0.6)试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阻力所做的功;
(3)旅行箱重力所做的功。
思考:如果乘客事情紧急,要在30s内走完这100m过道,问几个力所做功与上面的答案有没有区别?
新课教学
问题探究—定量分析
建筑工地上有三台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下表是它们的工作情况记录:
起重机编号 被吊物体重力 匀速上升速度 所用时间 上升的高度 牵引力做功
A 2.0×103 N 4 m/s 4 s 16 m
B 4.0×103 N 3 m/s 2 s 6 m
C 1.6×103 N 2 m/s 10 s 20 m
问题:
(1)三台起重机哪台做功最多?
(2)哪台起重机做功最快? 怎样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呢?
关于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 的比值.
2.公式:P= .单位: ,简称 ,符号 .
3.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4.功率是 (填“标”或“矢”)量.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机械允许长时间 工作时的 功率。发动机铭牌上的功率指的就是 。
答案:正常;最大;额定功率。
(2)实际功率:机械 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不能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
答案:实际
概念加深
1.功率是一个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反之亦然;
2.额定功率大的机械,实际功率不一定大;
3.求解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求哪个力的功率。一个物体可能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是求某个力的功率,还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功率。
功率的计算
(1)定义式
(3)瞬时功率
(2)平均功率
示例1
课题引入中的乘客拉旅行箱的例子,已知人拉力为100N,夹角为530,在1min内走完水平过道100m,试求此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
示例2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 t,末速度为 v。 求:
(1)在 t 时间内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2)在t时间内力F的功率;
(3)在t时刻力F的功率。
发现问题:
为什么示例2中两次计算功率,得到的结果不含有夹角?
这样的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常见汽车、火车、轮船发动机问题中,都是如此!
练习1 某人用同一水平力F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 l 距离,第二次使此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 l 距离.若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知识巩固
答案:B
练习2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1)前2 s内重力做的功;
(2)前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第2s末重力的功率。
特别提醒
(1)求“某秒末”或“到某位置时”的功率是求瞬时功率,只能用P=Fvcosα求解;
(2)求“某段时间内”或“某个过程中”的功率.则是求平均功率。
练习3: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现把细线拉至水平位置使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在小球从最高点A摆至最低点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小球在B点速度方向水平向左) ( )
A.小球在A点重力的功率为零,小球在B点重力的功率不为零
B.小球在A点重力的功率不为零,小球在B点重力的功率为零
C.小球在A点和B点重力的功率都为零
D.小球在A点和B点重力的功率都不为零
答案:C
加深内化
1、在恒定外力作用下,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外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时刻改变的,平均功率也因所取做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3、通常只说动力的功率,对于阻力则说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2、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所受某一恒定外力的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相同.
课堂小结
1、为什么要引入功率这个物理量?它的单位及标、矢量?
2、功率的计算式有哪几个?分别是何时使用?为何有些问题,在计算功率时不需要考虑力与速度的夹角?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计算功的方法:W=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