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3.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4 20:22:57

文档简介

诸佛庵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九 学科组 语 文 课题  祖 国 啊,我 亲 爱 的 祖 国  总课时数 主备教师 朱正齐 审核人 刘 俊 陈义祥
格言警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课前——结构化预习
学习目标
1、 了解舒婷及朦胧诗的特点。
2、 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包含的深情(重点)。
3、 理解诗句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难点)。
预习导学
1、课文概说:本诗是一首朦胧诗,也是一首深情的爱国诗歌。诗人舒婷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诗歌先抑后扬,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读来使人荡气回肠。学习本文,要注重朗读,不仅要读出语气,而且读时要揣摩诗句意思,体会诗的内在旋律。
2、诗歌是要反复诵读的,朦胧诗派的诗尤其如此。大声地朗读几遍,边读边想:诗歌运用了哪些比喻和意象,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表达了何种感情。读完,完成下列各题。
(1)上一学期我们学了哪位诗人的“朦胧诗”?请你写出诗人、诗作,并结合所学过的朦胧诗简单谈一谈朦胧诗的特点。
(2)根据下表整体把握课文
诗节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3)根据课文给下列意象前填上修饰语,并理解其所起到的表达作用。
①( )的老水车; ( )的矿灯; ( )的稻穗;
( )的路基; ( )的驳船。
②( )的理想; ( )的胚芽; ( )的笑涡;
( )的起跑线; ( )的黎明
二、课中——探究交流
1、这首诗为什么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写?“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2、诗句“——祖国啊”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最后一节又加了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3、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三、课后——巩固提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隧洞 ( ) 干瘪( ) 簇新( )
胚芽( ) 蜗行( ) 迷惘( )
2、文学常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以________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
4、诗中“迷惘”“沉思”“沸腾”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
2
1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