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课件22页)【2022秋人教版九上化学精品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7单元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课件22页)【2022秋人教版九上化学精品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13 15:25:36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九上化学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上化学精品课件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 Learning objectives -
1.
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2.
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视频:燃烧条件的实验
蘸水的
棉花
蘸酒精的棉花
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起来了,而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3. 上述实验步骤 1 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两个棉球都会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因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棉花球,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蘸有水的棉花球当水分蒸发完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使温度上升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且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满足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引起棉花燃烧。
2.分别将乒乓球和滤纸碎片放在一块薄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碎片
滤纸碎片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而后滤纸碎片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2. 如果将实验步骤 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么?
木屑
煤粉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
1.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汽化吸热,是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
视频:烧不坏的手帕
孔明灯
2.孔明灯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有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内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3.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
A
【解析】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蜡烛火焰周围热量散失的速度加快,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视频:镁条在CO2中燃烧
4.(2020·广西模拟)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A
【拓展】由此实验获得的新认识: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支持燃烧
金属镁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
1.(2020·河南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H2O2溶液与MnO2接触发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能够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3)列举至少一条微型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_____。
2H2O2 2H2O + O2↑
与氧气接触
节约药品(环保)
2.(2020·广东模拟)将棉手帕放入白酒中浸湿,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烧不坏的棉手帕”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燃烧
D.白酒中的水蒸发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D
3.(2021·北京模拟)用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
(1)该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该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应补充的操作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在该装置中的烧杯中的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
4.(2020·广东模拟)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杯内氧气被消耗,浓度降低至不能支持蜡烛继续燃烧
CO2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聚集到集气瓶上部。
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A、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